编辑网讯 www.bianji.com 6月14日至16日,一场汇聚了国内外力学领域精英的盛会——“钱学森工程与技术科学研讨会暨首届钱学森杰出青年奖颁奖典礼”在北京隆重举行。此次活动由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教育基金会联合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力学学会、中国空气动力学会等单位共同举办。
图片来源:
会议旨在传承和弘扬钱学森先生的科学精神,激励青年科技工作者勇攀科研新高峰。经过严格评选,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李文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司廷、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王一伟、复旦大学教授徐凡等四位在力学领域有突出贡献和重要研究成果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脱颖而出,荣获首届钱学森杰出青年奖。
李文皓在获奖后表示:“我们的工作充满风险,但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给予了我们科研的坚强后盾。传承和弘扬科学精神对年轻科技工作者至关重要。”他详细介绍了团队在宽域飞行器和临近空间发射方面取得的新进展,并强调了基础研究对工业能力体系化提升的重要性。
图片来源:
复旦大学教授徐凡在采访中强调了保持好奇心的重要性。他专注于软薄膜失稳力学研究,并带领团队研制出了一款具有潜在太空应用价值的智能软抓手。徐凡表示,将继续秉持滴水穿石的精神,推动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司廷教授在主题报告中分享了对钱学森精神内涵的理解,并汇报了基础科学挑战方面的研究成果。他强调,要秉承卓越创新、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勇攀科学高峰,解决国家重大工程中的关键科学问题。
图片来源: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王一伟研究员则介绍了团队在跨介质高速水动力学和新概念航行器研制方面取得的进展。他鼓励年轻科研工作者要敢于破题,敢于交叉知识,勇于面对前沿创新挑战。
此次活动不仅是对获奖者的表彰,更是对钱学森先生“工程科学”思想的传承和发扬。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在钱学森先生的指导下成立,60余年来始终坚持以国家重大需求为牵引,坚持自主创新,为我国的力学学科发展和国家重大任务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望未来,力学领域“国家队”将继续赓续优良传统,建强队伍,为我国科研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