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正文

新突破:北京口岸上半年出入境人员突破千万人次 外籍游客激增引领“中国游”热潮

2025-07-07 08:15:30 来源: 编辑网
  截至6月30日,北京口岸2024年度出入境人员总量突破1000万人次,同比增长19 6%,较去年提前15天达成千万级里程碑。其中,入出境外国人数

  截至6月30日,北京口岸2024年度出入境人员总量突破1000万人次,同比增长19.6%,较去年提前15天达成千万级里程碑。其中,入出境外国人数量达290余万人次,占比29%,同比激增36.5%,创历史新高。这一数据折射出中国免签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国际旅游市场加速回暖的双重效应,北京作为国际交往中心的枢纽地位进一步凸显。

  免签政策“强磁效应”显现 外籍游客量翻倍增长

  受益于系列便利外籍人员来华政策,北京口岸成为外国游客入境首选通道之一。据统计,今年上半年经北京入境的外国人达149万人次,其中84万余人次享受免签及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较去年同期增长103%,占比提升至56%。“从‘签证申请难’到‘说走就走’,政策便利性直接点燃了外国游客的‘中国行’热情。”北京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负责人表示。

  数据揭示,旅游观光成为外籍人士来华主因,占比近五成,会议商务、探亲访友分列二、三位。德国游客汉斯在首都机场接受采访时称:“240小时免签让我能深度游览北京、西安、上海三地,移动支付和双语标识让出行毫无障碍。”据悉,为承接这波客流,北京各大旅行社推出“古都文化+现代科技”主题线路,故宫、长城等传统景点与首钢园、大兴机场等新地标形成“古今对话”,吸引大量海外博主自发传播。

  入境服务升级 打造“友好型”国际枢纽

  面对外籍人员入境潮,北京从支付、交通、语言等多维度优化服务生态。全市重点商圈、景区已实现外卡支付全覆盖,地铁大兴机场线、首都机场线试点“外卡购票”服务;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增设10个多语种服务柜台,边检现场配备翻译设备支持42种语言实时互译;酒店行业推行“外籍人员住宿登记网络化”,登记时间缩短至3分钟内。

  “我们正构建‘15分钟入境服务圈’。”北京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市三星级以上酒店、4A级以上景区已全部完成国际化改造,朝阳区、通州区试点建设“国际人才社区”,提供涉外医疗服务、涉外法律咨询等一站式服务。数据显示,外籍游客人均停留时长从2019年的4.2天延长至5.8天,二次来华率提升至38%。

  内地居民出入境活跃 跨境商务往来复苏强劲

  在外国游客激增的同时,内地居民经北京口岸出入境需求同样旺盛。上半年,655万余人次内地居民选择北京作为出入境通道,同比增长10%,其中因私出境占比超七成,港澳台、东南亚、日韩为热门目的地。值得注意的是,跨境商务活动恢复势头迅猛,企业高管、技术人员出入境频次较2023年增长25%,北京至新加坡、法兰克福等国际商务航线的客座率稳定在85%以上。

  “京津冀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带动了区域协同效应。”北京边检总站数据分析中心主任指出,上半年共有12万名国际旅客通过该政策在京津冀三地流动,较去年同期增长40%,形成“北京入境-天津购物-河北旅游”的消费闭环。

  专家:开放政策与城市治理双轮驱动

  “北京口岸的‘千万级’突破,是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生动注脚。”中国旅游研究院国际研究所所长认为,免签政策降低门槛只是第一步,城市国际化服务能力的提升才是留客关键,“从语言环境到数字支付,从文化体验到应急保障,北京正在构建一套可复制的国际交往中心建设范式。”

  据北京市商务局透露,下半年将推出“入境旅游提升计划”,包括增设境外游客服务中心、开发“数字故宫”多语种导览系统、扩大离境退税“即买即退”覆盖范围等举措。随着暑期旅游旺季来临,北京口岸预计单日最高客流量将突破7万人次,全年出入境人员总量有望突破2200万人次,持续领跑全国空港口岸。

  从“签证便利”到“体验升级”,从“流量增长”到“质量提升”,北京正以更开放的姿态、更精细的服务,书写着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的新篇章。这场双向奔赴的“中国之约”,不仅为全球游客打开了解中国的窗口,更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澎湃的国际动能。

编辑网只对格式、排版等进行编辑,文章内容不代表编辑网观点。
转载注明来源:编辑网;作者:编辑网;链接: http://www.bianji.com/a/46917.html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淘宝店铺 | 编辑器下载 | 编辑发稿平台 | 媒体信息 | | 欢迎投稿
辽ICP备19018729号-3 Copyright © 2002-2024 bian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编辑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