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航空 > 正文

新方案:中国民航局与国铁集团联合发布三年行动方案

2025-07-07 08:14:34 来源: 编辑网
  日前,中国民航局与国铁集团正式印发《推进空铁联运高质量发展重点工作任务清单(2025—2027)》(以下简称《任务清单》),明确七大重

  日前,中国民航局与国铁集团正式印发《推进“空铁联运”高质量发展重点工作任务清单(2025—2027)》(以下简称《任务清单》),明确七大重点任务,计划通过三年攻坚实现空铁联运设施融合、服务一体、信息互通,为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供“中国方案”。此次行动标志着我国空铁联运从局部试点向全域协同、从物理衔接向生态融合的深度转型。

  七大任务破解联运痛点 硬件软件同步升级

  《任务清单》直指当前空铁联运中存在的设施割裂、标准不一、信息壁垒等核心问题,提出七方面具体任务:

  设施融合一体化:鼓励在枢纽机场、高铁站周边建设综合换乘中心,实现“零距离”垂直换乘。例如,北京大兴机场与雄安高铁站将试点建设“空铁超级枢纽”,集成值机、安检、行李托运等功能,使旅客换乘时间缩短至10分钟以内。

  产品覆盖全域化:支持国内航空公司全面接入12306票务系统,推动空铁联运产品覆盖全国80%以上干线机场和高铁线路。同时,鼓励开发“国际航班+国内高铁”的入境游联运产品,如上海浦东机场至长三角城市群的“航空+高铁”旅游专线。

  服务体验无感化:重点突破安检互认、应急协同等难题。计划在京津冀、长三角、成渝等区域试点“一票通行、一次安检”,并建立空铁联合应急指挥中心,应对极端天气、设备故障等突发情况。

  信息共享平台化:构建民航与铁路数据中台,实现航班动态、列车时刻、客流预测等数据的实时交互。未来旅客可通过单一APP完成购票、值机、行李跟踪等全流程服务。

  中国民航局运输司负责人表示:“此次改革将打破‘民航管天上、铁路管地上’的传统分工,推动运输链、服务链、信息链深度融合。”

  “硬联通”筑基:枢纽重构重塑时空格局

  基础设施的“物理融合”是空铁联运的基础。根据《任务清单》,到2027年,全国将新建10个空铁综合枢纽,改造30个既有枢纽。例如,广州白云机场T3航站楼将同步建设广河高铁站,形成“空铁双枢纽”;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与成自高铁实现轨道直连,构建“空铁联运环线”。

  在技术支撑层面,任务清单明确提出推广“行李直挂”服务。通过在枢纽站点部署智能行李分拣系统,旅客可像寄快递一样托运行李,实现“门到门”无缝衔接。国铁集团相关负责人透露:“我们正在研发适用于高铁的宽体行李架,未来将与民航行李标准全面兼容。”

  “软联通”赋能:服务标准与生态协同进化

  如果说硬件融合是“骨架”,那么服务与信息的联通则是“血脉”。《任务清单》要求建立统一的空铁联运服务标准体系,涵盖票务规则、退改签政策、责任赔偿等12个领域。例如,针对联运航班延误导致的高铁票退改问题,将推行“一站式”快速理赔机制。

  在信息互联方面,民航局与国铁集团将共建“空铁云”平台,整合航空公司、铁路局、地铁、公交等数据资源。杭州东站已率先试点“空铁联运数字孪生系统”,通过AI算法动态调整高铁与机场巴士的班次密度,使旅客平均等待时间减少40%。

  市场与政策双轮驱动 三年培育千亿级市场

  据测算,空铁联运每提升10%的渗透率,可带动相关产业产值增长约200亿元。此次《任务清单》明确提出“市场主导、政策引导”原则,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枢纽建设与运营。例如,上海虹桥枢纽计划引入市场化主体,开发“交通+商业+会展”复合业态,打造世界级空铁商务区。

  政策层面,两部门将建立跨行业联席会议机制,协调解决规划冲突、标准差异等问题。同时,对参与联运的航空公司与铁路企业给予航线时刻、运力投放等资源倾斜。

  专家:从“交通联运”到“经济联动”的范式升级

  “空铁联运的深度融合将重构区域经济地理。”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教授指出,以成都为例,天府国际机场与成自高铁的联动,可使川南城市群至东南亚的物流时效提升50%,带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临空产业集群发展。

  根据规划,到2027年,我国空铁联运旅客量预计突破1.2亿人次,占民航旅客运输量的15%以上。这场静默的交通革命,不仅将重塑中国人的出行方式,更将为全球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提供可复制的“中国标准”。

编辑网只对格式、排版等进行编辑,文章内容不代表编辑网观点。
转载注明来源:编辑网;作者:编辑网;链接: http://www.bianji.com/a/46916.html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淘宝店铺 | 编辑器下载 | 编辑发稿平台 | 媒体信息 | | 欢迎投稿
辽ICP备19018729号-3 Copyright © 2002-2024 bian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编辑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