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2025中国算力大会主论坛现场气氛热烈,国家超算互联网与七城算力中心“算力互联互通接入仪式”在此盛大举行。随着国家超级计算太原中心、国家网安基地(武汉)算力中心、青岛“海之心”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长沙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万达开先进计算中心等七家算力中心成功接入,国家超算互联网发展迈入新阶段,连接的骨干节点型算力中心已突破30家,联合体成员数量更是突破200家,彰显出我国在算力领域蓬勃的发展态势。

图片来源:编辑网图片分享系统
超算互联网,这一创新概念正逐步照进现实。它以互联网思维运营超算,将全国众多超算中心通过算力网络紧密相连,构建起一体化算力服务平台。其建设目标意义深远,旨在紧密连接供需双方,通过市场化的运营和服务体系,实现算力资源的统筹调度。这不仅有助于降低超算应用门槛,让更多企业和科研机构能够便捷地使用超算资源,还能带动计算技术向更高水平发展,推动自主核心软硬件技术的深度应用,进而打造成熟的自主可控产业生态,提升我国在全球算力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5月印发的《算力互联互通行动计划》为算力互联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该计划提出,到2026年,我国将建立较为完备的算力互联互通标准、标识和规则体系;到2028年,基本实现全国公共算力标准化互联,逐步形成具备智能感知、实时发现、随需获取的算力互联网。这一行动计划的出台,为我国算力互联网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和指引。
此次七城算力中心接入国家超算互联网,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标志着以“共商、共建、共享、共赢”为理念的“超算互联网标准体系”建设再次按下加速键。目前,平台重点推动的七个关键标准中,已有5个正式发布,2个进入征求意见阶段。这些标准的逐步完善,将为超算互联网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安全保障等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促进超算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
“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构建重心也在发生转变。国家高性能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相关人士指出,其构建重心已经由数字基础设施布局,转为建用并重、以用促建。这意味着在继续加强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算力资源的应用和推广,通过实际应用来检验和完善算力网络,实现算力资源的高效利用。
在技术创新方面,依托国产深算智能加速卡,超算互联网已实现高精度与低精度算力流畅协同。这一技术突破为科学计算、仿真计算、智能计算等典型场景提供了强大的算力支持。目前,超算互联网可为这些场景提供1600 + 应用软件、600 + 热门开源大模型、70 + SaaS平台等丰富服务,满足了不同用户在科研、生产、创新等方面的多样化需求。
展望未来,随着国家超算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算力资源将得到更高效的整合和利用,为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助力我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