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正文

新标准: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新一批国家标准 覆盖多领域助力高质量发展

2025-10-11 08:10:03 来源: 综合人民网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委)正式批准发布一批重要国家标准,涉及助老扶幼、百姓生活、制造业与能源、新兴技术及服务业等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委)正式批准发布一批重要国家标准,涉及助老扶幼、百姓生活、制造业与能源、新兴技术及服务业等五大领域,共计200余项标准。此次标准发布旨在通过规范化指引推动产业升级、保障民生安全、促进新兴技术健康发展,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图片来源:编辑网图片分享系统

  助老扶幼:筑牢安全底线,守护“一老一小”

  在老龄化与少子化并行的背景下,此次标准发布聚焦“一老一小”群体需求。针对养老服务,新发布的《养老机构认知障碍老年人照护指南》明确服务流程、内容及保障要求,为认知障碍老人提供专业化、系统化照护方案,填补了国内该领域标准空白。儿童用品安全方面,一次性推出玩具安全、儿童骑行用品安全等7项标准,严格规范有害物质限量、物理安全性能等指标,从源头降低儿童意外伤害风险。

  婴幼儿辅食机标准则首次对产品的安全指标、操作性能及功能设计提出细化要求,引导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类标准不仅为消费者提供选购依据,也为政府监管提供技术支撑,推动行业从‘价格竞争’转向‘质量竞争’。”

  百姓生活:从田间到家居,全方位提升生活品质

  在民生领域,标准覆盖“衣食住行”全链条。针对粮食安全,新修订的《稻谷、大米蒸煮食用品质评价》标准通过感官评价与理化指标结合,引导优质稻谷种植与加工,满足消费者对“好吃米饭”的需求。家电领域则一次性发布22项标准,涵盖电动洗衣机能效、空调用户体验、废旧家电回收等环节,推动产品向适老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例如,家电人机交互标准要求语音控制响应时间缩短至2秒内,提升老年群体使用便利性。

  公共安全方面,社区减灾标志、应急避难场所设计等7项标准,通过统一信息标识和空间规划,增强公众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专家指出,此类标准将社区应急能力纳入城市治理体系,助力构建“平急结合”的安全网络。

  制造业与能源:强化技术底座,推动绿色转型

  制造业领域,标准聚焦交通运输装备与高端设备升级。车辆稳定性试验、航空集装箱技术等21项标准,通过模拟极端工况测试,提升产品安全性和可靠性;风能发电系统、金属切削机床等20项标准,则从能效优化、寿命延长等维度推动产业提质增效。例如,新版风电机组标准要求功率曲线偏差控制在±3%以内,助力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应用。

  能源领域,石油产品颜色测定、天然气计量系统性能评价等49项标准,为传统能源清洁利用提供技术依据;航空航天数据标识与可追溯性标准,则通过统一数据格式,提升民用航空器运维效率。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专家表示:“这些标准将加速能源结构调整,为‘双碳’目标实现提供技术保障。”

  新兴领域:抢占数智化赛道,赋能未来产业

  面向数字经济与前沿科技,标准发布呈现“高精尖”特点。智能互联、数字孪生、机器人等28项标准,规范数据接口、安全认证等关键环节,防止技术滥用与市场乱象。空间环境模拟、北斗导航终端性能等44项标准,则支撑航天器在轨服务、高精度定位等场景应用。例如,IPv6演进技术标准明确过渡期网络架构,为万物互联奠定基础。

  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光环境体检评估标准首次提出照度均匀度、眩光指数等量化指标,引导城市照明从“功能照明”向“健康照明”升级。业内人士认为,此类标准将推动智慧城市建设从“技术堆砌”转向“以人为本”。

  服务业:优化消费体验,激活市场潜力

  服务业标准紧扣消费升级趋势。农产品批发市场服务指南通过规范场地布局、冷链物流等环节,推动“菜篮子”工程提质增效;家电售后服务、投诉处理等14项标准,则要求企业建立“48小时响应、72小时解决”机制,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驾驶员培训标准更新后,明确VR模拟教学时长占比不低于30%,推动驾培行业数字化转型。

  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管理司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完善“标准+认证”双驱动机制,通过第三方评估确保标准落地,同时加强国际标准对接,助力中国制造和服务“走出去”。

  结语

  此次国家标准集中发布,既是对民生关切的及时回应,也是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举措。从一粒米的品质到一颗卫星的导航,从养老院的照护到智能工厂的运转,标准正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硬约束”与“软实力”。随着标准体系不断完善,我国在全球技术竞争与市场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将进一步提升。

编辑网只对格式、排版等进行编辑,文章内容不代表编辑网观点。
转载注明来源:编辑网;作者:编辑网;链接: http://www.bianji.com/a/47577.html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淘宝店铺 | 编辑器下载 | 编辑发稿平台 | 媒体信息 | AI自助写稿 | | 欢迎投稿
辽ICP备19018729号-3 Copyright © 2002-2024 bian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编辑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