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于加快推动前沿技术创新与未来产业培育的若干措施》重磅发布,为上海在前沿技术创新与未来产业培育领域注入了强劲动力。该措施围绕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健康六大方向,以合理规划、分层推进、精准培育之策,开启上海未来产业发展的崭新篇章。

图片来源:编辑网图片分享系统
精准分层推进,聚焦重点领域
措施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制定了差异化的支持策略。在发展壮大层面,细胞与基因治疗、脑机接口、生物制造、具身智能等领域成为重点。上海将着力降低这些领域的成本,提高其可及性,并构建完善的产业生态。例如,脑机接口技术若能降低成本,将更广泛地应用于医疗康复、智能交互等领域,为患者和生活带来巨大变革。
在加快培育方面,第四代半导体、硅基光电子、第六代移动通信、类脑智能等领域备受关注。重点支持优化产品设计、拓展应用场景以及验证市场价值。以第六代移动通信为例,优化产品设计可提升通信效率和稳定性,拓展应用场景能使其在智能交通、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而市场价值验证则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在加速布局前沿领域,量子科技、可控核聚变、再生医学等成为焦点。重点支持技术难题攻关、技术路线收敛以及产品可行性验证。量子科技若能攻克技术难题,将在加密通信、量子计算等方面带来革命性突破;可控核聚变若实现技术路线收敛和产品可行性验证,将为人类提供几乎无限的清洁能源。
多管齐下,构建产业培育体系
上海聚焦重点发展领域,强化关键环节支撑。激发企业创新活力,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前沿技术创新。打造产业集群高地,促进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优化核心要素保障,包括人才、资金、土地等,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构建动态培育体系,根据产业发展情况及时调整政策措施,确保产业始终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明确目标,引领未来产业发展
上海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力争到2027年,突破一批前沿颠覆性技术,体系化布局建设一批未来产业集聚区,培育20家左右未来产业生态主导型企业。到2030年,培育壮大一批未来产业,推动形成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未来产业引领地。这些目标为上海未来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激励着各方力量共同奋进。
已有举措,奠定产业发展基础
目前,上海已积极行动,相继发布实施了脑机接口、量子计算、硅光、6G等多个领域的未来产业培育方案。启动建设超宽禁带半导体、基因编辑等一批概念验证平台,为技术成果转化提供了重要支撑。同步布局了12家高质量孵化器,为初创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设立总规模约150亿元的未来产业基金,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同时,打造“上海未来启点社区”,启动建设类脑智能、硅光、脑机接口等领域的未来产业集聚区,促进创新资源集聚,形成了良好的产业生态。
上海此次发布的若干措施,展现了其在前沿技术创新与未来产业培育方面的决心和魄力。随着各项措施的逐步落实,上海有望在未来产业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为全球创新的重要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