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西南政法大学青年创业团队自主研发的“金佛竹篾·智绘竹韵”平台1.0版本正式上线。平台以“文化认知-技艺学习-创作实践-商业转化”为核心,以前期深入的实地调研为基础,围绕金佛山竹篾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应用,初步构建起一条完整的非遗文创孵化路径,为传统手工艺走向现代市场提供了范例。
自项目启动以来,团队成员先后赴重庆南川区多个竹编传承地、学校及商圈进行线下调研和宣传,走访非遗传承人,记录传统技艺流程与采集工艺细节,共收录50件馆藏模型资料,为竹篾的数字化复刻提供支撑。在南川万达广场、江北观音桥、渝北新光天地等地,团队开展了10余场面对面调研与产品推介活动,并深入两江中学、金渝学校等地进行非遗课程讲解与用户需求访谈,形成丰富的调研数据和用户反馈。
在此基础上,平台已开发12部介绍金佛竹篾的阶梯式教学视频课程,并推出30件独具金佛竹篾特色的文创产品。产品以“高颜值+环保”为核心卖点,涵盖茶席、挂件、家居等多个种类,不仅保留了传统篾编的工艺魅力,也兼顾现代美学与实用性,已在多场线下活动中获得广泛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为实现低成本、广覆盖的非遗普及目标,平台同步推出“智绘竹韵”微信小程序,构建“识、学、制、易”四位一体的沉浸式交互体验。用户不仅可以在线学习编织技艺,还能购买相关文创产品,实现文化认知与商业消费的闭环连接。
团队成员来自法学、审计、网络与新媒体等多个专业,联合深圳大学计算机团队共同开发平台系统,并与金佛竹篾第四代、第五代传承人达成战略合作,为平台在内容生产、课程设计、市场化推广等方面提供坚实支持。项目目前已与广东宜正商务管理有限公司、重庆天琛商贸有限公司签订合作意向协议,并持续与成渝黔区域内小微企业开展业务洽谈,构建服务链条。
未来,“金佛竹篾·智绘竹韵”将以孵化“竹晓声”等爆款文创IP、培养新一代竹编传承人、推动金佛竹篾产业协会成立与地理标志注册为目标,积极探索非遗数字化与产业化融合路径,助力南川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动能,打造全国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新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