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8时35分,随着一声清脆的汽笛声,“星光·燕赵号”旅游列车缓缓驶出北京站,载着200余名旅客奔赴承德。这列身披“蓝绿山水”的观光列车,标志着京津冀地区首列定制化旅游专列正式投入运营,不仅为区域文旅融合注入新动能,更以“车在景中行,人在画中游”的沉浸式体验,让“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成为京津冀居民触手可及的生活方式。

图片来源:编辑网图片分享系统
“移动观景客厅”:从交通工具到文化空间的全维升级
“星光·燕赵号”由国铁北京局全新打造,采用“7节编组+208人载客量”的灵活配置,集观光、餐饮、娱乐于一体。列车外观以蓝色渐变为主色调,首创“九宫格”高清实景涂装:一号车厢“旭日东升”以晨光金橙传递蓬勃朝气;二号车厢融入蔚县剪纸、京剧脸谱等非遗元素;三号车厢刻画故宫、天坛、承德外八庙等古建纹理;四号车厢以张家口冰雪主题营造北国风光;五号车厢通过动态光影展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现代画卷;六号车厢铺陈燕赵大地的青山绿水;七号车厢则以璀璨星河灯光为旅途画下浪漫句点。
车厢内部升级为“低饱和度莫兰迪色系+非遗工艺”的生态美学空间。掐丝珐琅、景泰蓝等传统技艺点缀于壁饰与桌台,超大观景窗、侧顶天窗与LED天幕无缝衔接,形成270度全景视野。4节观光车厢采用卡座与对窗座椅布局,配备带电动按摩、USB充电功能的头等舱座椅及可折叠桌板,满足品茗、桌游、观景等多元需求;2个私享包厢更设独立卫生间与全景落地窗,私密性与观景体验兼得。
“科技+文旅”深度融合:沉浸式体验燕赵风华
列车创新引入智能交互系统,多功能娱乐车厢与全景观光车厢的顶部LED天幕可实时切换四季景观,配合环绕式音响,打造“雪落长城”“海滨日出”等动态场景。旅客轻触智能屏,即可获取沿途景点历史故事,或参与非遗手工、民乐演奏等互动活动。
餐饮服务方面,“燕赵佳膳”菜单融合京津冀风味:承德鹿肉锅贴、保定驴肉火烧、唐山棋子烧饼等地道美食,搭配定制款“避暑山庄”茶饮,让味蕾与风景同行。文娱巡演则涵盖皮影戏、糖画制作、京剧选段、魔术表演等节目,每日3场轮换上演,形成“一车厢一主题、一步一景致”的流动文化盛宴。
“班列式开行+管家服务”:精准匹配消费需求
作为京津冀首个班列式旅游专列,“星光·燕赵号”采取“定点发车、准时到达”模式,每周三、六固定开行,旅客可灵活选择“2日游”“3日游”套餐。地接服务覆盖避暑山庄、金山岭长城、坝上草原等核心景区,并延伸至温泉疗养、亲子研学、摄影采风等定制化产品。
“我们联合河北省文旅厅、地市旅行社,构建了‘列车+景区+酒店’的一站式服务体系。”国铁北京局客运部负责人介绍,列车配备专职“旅游管家”,提供行李托运、景点预约、应急医疗等全流程服务,旅客甚至可“空手出行”,全程享受“无忧度假”体验。
协同发展新引擎:激活京津冀“周末经济”
河北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星光·燕赵号”是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创新实践。据测算,列车年运送旅客预计超5万人次,直接带动承德、张家口等地旅游收入增长1.2亿元,并间接促进餐饮、住宿、零售等产业联动发展。
“这列火车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京津冀文旅资源的‘串联器’。”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专家指出,其成功运营为区域交通一体化提供了新范式——通过“高铁+旅游专列”的接驳模式,北京至承德的旅行时间压缩至4小时,让“跨城周末游”从“可选项”变为“优选项”。
随着“星光·燕赵号”的汽笛再次响起,京津冀大地正以文化为媒、以列车为纽带,书写协同发展的新篇章。这列满载燕赵风韵的“移动文化客厅”,必将吸引更多人走进河北,感受“这么近,那么美”的诗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