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林科院“三北”工程攻坚战科技高地建设推进会在京召开。会议总结了过去一年15个“三北”工程攻坚战科技高地的工作进展和成效,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部署。
据国家林草局消息,过去一年多来,中国林科院15支科技特派队深入“三北”工程建设一线,聚焦工程建设中的“急难杂症”,与地方紧密对接,包片蹲点,扎实推进科技高地建设,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绩。
在“三北”工程“以路治沙”方面,科技特派队针对卡点堵点问题,构建了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高大沙丘快速综合治理技术,有效解决了治沙过程中的水资源瓶颈问题。同时,聚焦实现区域上的“以水定绿”,构建了典型区域植被区划及植被结构和配置技术,为科学合理地配置植被、提高生态效益提供了技术支撑。
此外,科技特派队还集成示范了多项新技术新模式,如中重度盐碱地生态经济林与林下中药材复合高效经营、“光伏+治沙”、“141”草光互补、“中枣1号”免开甲良种配套宽行密植、木质纤维复合板式沙障等。这些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和应用,不仅提高了“三北”工程的治理效果,还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升级。
会议指出,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15个科技高地还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高地建设摆在工作首位,亲力亲为、全力保障。要聚焦创新引领,及时总结经验和成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和经验。要紧盯关键环节,加强政治督导、业务督导和纪律督导,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会议强调,要突出实效,及时跟进和调整高地建设目标,主动嵌入和推广关键核心技术。要加快转变思维模式,从单纯项目导向转向系统工作导向,以打造科技支撑样板为目标推动工作提质增效。要动态优化工作部署,从聚焦科学问题研究转向技术集成示范,确保科技支撑与工程需求精准对接。
同时,会议还要求强化协同创新,统筹推进15个科技高地内部协作融合,以及与国家和地方工程建设的深度融合与高效协作,形成合力攻坚的良好局面。要加强与“三北”一期“揭榜挂帅”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项目的协同联动,系统梳理和总结“三北”一期阶段性成果。
通过技术集成与创新,及时将科研成果应用于工程建设实践,实现科研创新与工程建设的双向赋能。中国林科院将继续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为“三北”工程攻坚战提供有力保障,推动“三北”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