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正文

新记录:力箭一号遥十火箭成功发射 七颗卫星精准入轨刷新商业航天纪录

2025-08-21 08:12:50 来源: 综合人民网
  8月19日15时33分,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传来捷报:力箭一号遥十运载火箭腾空而起,将搭载的中科卫星05星、多功能试验二号卫星01星至0

  8月19日15时33分,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传来捷报:力箭一号遥十运载火箭腾空而起,将搭载的中科卫星05星、多功能试验二号卫星01星至03星(天拓六号卫星)、天雁26星及ThumbSat-1/2卫星等七颗卫星精准送入预定轨道。此次任务标志着我国商业航天发射能力再上新台阶,多项技术突破为全球航天领域贡献中国方案。


图片来源:编辑网图片分享系统

  七星同箭:多领域载荷开启太空协同新篇章

  本次发射的七颗卫星涵盖遥感、通信、科学试验等多个领域,其中中科卫星05星(AIRSAT-05/海哨二号)尤为引人注目。该卫星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牵头,联合多家科研机构及企业共同研制,并获得国家重大专项支持。其核心载荷为X波段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具备全极化成像能力,最高分辨率优于1米,最大观测幅宽超300千米,可实现对海洋、冰川等动态目标的全天候、高精度监测。

  更值得关注的是,中科卫星05星首次集成了智能化在轨处理模块,可自主完成目标识别、信息提取等任务。例如,在海洋监测场景中,卫星能实时区分海冰、船只与油污,并将关键数据直接传输至地面终端,省去传统模式下数据回传-处理的冗长流程。此外,该卫星创新性地实现了与地面移动载具的双向高速通信,使应急响应、灾害救援等场景下的遥感服务时效性提升数倍。

  其余六颗卫星亦各具特色:多功能试验二号卫星01星至03星(天拓六号)聚焦空间环境探测与新型技术验证;天雁26星将开展全球低轨物联网通信试验;ThumbSat-1/2卫星则搭载微型科学载荷,用于验证微纳卫星在深空探测中的潜力。

  力箭一号:总装测发一体化缩短周期超50%

  作为本次任务的主角,力箭一号遥十火箭创造了多项行业纪录。这是该型火箭的第八次飞行,其最大亮点在于首次实现“总装-测试-发射”全流程一体化。传统火箭发射需在多个基地辗转完成总装、测试和转运,而此次任务中,火箭在东风试验区的中科宇航总装测试厂房内完成全流程操作,省去了跨区域运输环节,使整体周期缩短超50%。

  技术团队透露,这一突破得益于模块化设计与自动化测试系统的应用。火箭各舱段在厂房内完成垂直总装后,可无缝接入智能测试平台,实现电气系统、动力系统等关键参数的实时监测与校准。此外,发射场与总装厂房的直线距离不足5公里,火箭转运时间从数天压缩至数小时,大幅降低了气候、物流等外部因素对发射窗口的影响。

  商业航天生态:从单点突破到系统化创新

  此次任务的成功,折射出我国商业航天产业链的深度协同。从卫星研制方来看,中科卫星05星汇聚了科研院所、民营企业及地方创新平台的资源,形成“需求牵引-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的闭环;从发射服务端,力箭一号火箭通过高密度发射(年均4-6次)持续摊薄成本,单次发射价格已降至国际市场同等运力的60%以下,吸引越来越多国际客户。

  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作为核心支撑,近年来加速布局火箭总装测试、卫星应用创新等全链条设施。试验区负责人表示,未来将通过“共享工厂”“联合测试”等模式,进一步降低中小卫星企业的准入门槛,推动商业航天从“项目制”向“产业生态”跃迁。

  展望:太空经济驶入快车道

  据行业预测,2024年全球商业航天市场规模将突破5000亿美元,其中卫星应用与发射服务占比超70%。此次力箭一号任务的成功,不仅验证了我国在低成本快速进入空间领域的技术实力,更为海洋经济、智慧城市、应急管理等国家战略提供了高时效的太空数据支撑。

  随着更多商业卫星星座的组网运行,一个“卫星即服务”(Satellite-as-a-Service)的新时代正在到来。从千里之外的海洋监测到城市街巷的物联网连接,从极端天气的提前预警到深空资源的探测开发,中国商业航天正以创新为引擎,推动人类探索宇宙的边界不断延伸。

编辑网只对格式、排版等进行编辑,文章内容不代表编辑网观点。
转载注明来源:编辑网;作者:编辑网;链接: http://www.bianji.com/a/47261.html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淘宝店铺 | 编辑器下载 | 编辑发稿平台 | 媒体信息 | | 欢迎投稿
辽ICP备19018729号-3 Copyright © 2002-2024 bian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编辑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