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征程中,中国正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丰富的风光资源为依托,打造全球最大规模的可再生能源集群——“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设。这一战略性工程不仅是中国能源转型的重要一环,也是全球新能源发展的亮点。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第一批50个“沙戈荒”新能源基地项目已基本建成投产,装机规模超过9000万千瓦,标志着中国在新能源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
3月16日,一个里程碑式的突破再次为中国新能源领域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明阳智能控股子公司无锡明阳氢燃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明阳氢燃”)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台30MW级纯氢燃气轮机“木星一号”,顺利完成整机全速空载测试。这一突破性进展不仅标志着中国在氢能发电及长时储能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更为支撑“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设和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木星一号”纯氢燃气轮机作为氢电转换的关键设备,其研发历程凝聚了无数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和汗水。此次全速空载性能测试包括氢燃机点火、升速的性能及稳定性测试。在测试过程中,“木星一号”顺利点火,并平稳升速至全速,稳定进入全速空载状态。测试结果表明,该燃气轮机在100%纯氢燃料模式下运行稳定,燃烧效率、NOx排放控制、热声振荡、部件匹配等核心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获得了评审专家的高度评价。
“木星一号”的成功测试,为后续商业化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作为一台30MW级的纯氢燃气轮机,它能够通过“电-氢-电”模式,将风电、光伏等波动性新能源转化为稳定可控的电力。这一转换过程不仅提高了新能源的利用率,还实现了跨天、跨月、跨季节的长时储能。据了解,该燃气轮机年用氢量超过1万吨,能够有效应对风光发电过剩和用电高峰期的挑战。
在风光发电过剩时,“木星一号”可以利用富余电力电解水制取绿氢,并将绿氢储存于低压球罐中。这一过程中,不仅实现了新能源的储存,还促进了氢能产业的发展。而在用电高峰期或风光出力不足时,储存的氢气则可以通过氢燃气轮机发电并网,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这种“电-氢-电”的转换模式,不仅提高了新能源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还为能源结构的优化提供了新思路。
“木星一号”的成功测试,对于推动“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远、气候条件恶劣,传统的电力输送方式往往面临诸多挑战。而“木星一号”纯氢燃气轮机的应用,则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通过长时储能技术,这些地区的新能源可以实现稳定供电,为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此外,“木星一号”的成功测试也为全球新能源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随着全球对新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氢能发电及长时储能技术将成为未来能源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而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突破,无疑将为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展望未来,中国将继续推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同时,也将积极参与全球新能源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全球能源结构的优化和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