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24)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北京市作为全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先行者,截至今年1月,已全面完成食品生产企业对新版标准的落实工作。为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对黄油、果蔬汁(浆)、面包、糕点等7类重点食品开展专项抽检,确保市民餐桌上的食品安全无忧。
新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对各类食品生产主体使用食品添加剂提出了更为严格和细致的要求。其中,将维生素B12、叶酸等营养强化剂正式纳入食品添加剂范畴,旨在提升食品的营养价值,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需求。同时,新版标准还明确规定,脱氢乙酸钠等防腐剂不得在面包、糕点等食品中使用,以减少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
为确保新版标准的顺利实施,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在新版标准发布后,立即采取了多种形式的宣传贯彻工作。龚庆华,市市场监管局食品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处副处长介绍,自2024年新版标准发布以来,市市场监管部门已组织开展了18次专题培训活动,覆盖全市食品生产企业,确保企业充分了解和掌握新版标准的规定要求。此外,市场监管部门还开展了三轮次逐户上门指导宣传,通过“一对一”的方式解答企业疑问50余件,帮助企业准确理解和执行新版标准。
在督促企业落实新版标准的过程中,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要求食品生产企业将食品添加剂的合理使用写入企业风险管控清单,并主动开展产品配方、生产工艺以及包装标识等方面的对照自查,确保严格按照新版标准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同时,市场监管部门还实时跟踪属地生产企业的情况,实施闭环管理,建立新版标准落实任务台账,确保符合一户销账一户。
新版标准实施后,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进一步加大了监管力度,采取“扫码检查+非现场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食品经营企业的进货检查验收制度落实情况,以及生产和制作的食品的加工制作情况进行重点检查。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抽检监测工作,确保食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从目前的检查和抽检情况来看,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情况良好,未发现相关违法违规行为。
北京市食品检验研究院专家提醒消费者,合理、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可以提高食品的安全性,延长食品储存时间,或改变食品的感官特性,更好地满足不同消费需求。这些添加剂在规定的范围和限量内使用,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消费者不必谈“添”色变,应理性看待由于居民膳食结构变化、食品工业技术发展等因素带来的防腐剂使用范围的调整。
同时,专家也建议消费者在新版标准实施后,注意部分食品保质期可能缩短的情况,适量采购、避免囤积。此外,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应仔细查看食品标签上的配料表和食品添加剂信息,选择符合自己健康需求的食品。
总之,新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实施,是北京市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保障市民健康的重要举措。未来,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将继续加大监管力度,确保食品生产企业严格按照标准要求生产食品,让市民吃得放心、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