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联合发布了2025年2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PMI)。数据显示,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2%,较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重返扩张区间,标志着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明显回升。同时,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4%,较上月微升0.2个百分点;综合PMI产出指数则达到51.1%,较上月上升1.0个百分点。三大指数的同步上升,显示出我国经济在春节后呈现出稳步复苏的态势。
制造业PMI重返扩张区间
2月份,制造业PMI的回升主要得益于春节后企业的全面复工复产,以及生产经营活动的加快。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攀升至52.5%和51.1%,较上月分别上升2.7和1.9个百分点,均进入扩张区间,显示出制造业产需两端的明显改善。从行业角度看,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通用设备、电气机械器材等行业表现尤为突出,两个指数均位于54.0%及以上,表明这些行业的产需释放速度较快。相比之下,纺织服装服饰、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等行业则相对较弱,两个指数均低于临界点,显示出供需两端的疲软。
在产需恢复的带动下,企业的采购意愿显著增强,采购量指数达到52.1%,较上月上升2.9个百分点。此外,价格指数也继续上升,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0.8%,较上月上升1.3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原材料采购价格总体水平有所回升。而出厂价格指数为48.5%,虽然仍处于收缩区间,但较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显示出制造业产品销售价格水平的边际改善。
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52.5%,较上月上升2.6个百分点,重返扩张区间,显示出大型企业复工复产进度较快,景气水平明显回升。而中小型企业则相对滞后,中型企业PMI为49.2%,小型企业PMI为46.3%,分别较上月下降0.3和0.2个百分点,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此外,重点行业的PMI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上升。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PMI分别为50.8%和50.9%,均位于扩张区间,且较上月分别上升0.6和1.6个百分点。高耗能行业和消费品行业PMI也分别上升2.2和0.8个百分点,景气水平有所改善。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小幅回升
2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4%,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在扩张区间。其中,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0%,虽然较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但仍位于临界点,显示出服务业整体保持平稳发展态势。
从行业角度看,航空运输、邮政、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货币金融服务、资本市场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55.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业务总量较快增长。然而,受节前集中采买和节后假日效应消退等因素影响,与居民消费相关的零售、住宿、餐饮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回落较为明显。
尽管如此,服务业企业对行业未来发展的预期仍然较为乐观。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6.9%,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连续五个月位于较高景气区间。
与此同时,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明显回升至52.7%,较上月上升3.4个百分点,进入扩张区间。其中,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65.1%,升幅较大,表明节后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施工进度加快。从市场预期看,建筑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4.7%,显示出建筑业企业对行业发展的信心。
综合PMI产出指数扩张加快
2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1.1%,较上月上升1.0个百分点,持续位于扩张区间,表明春节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恢复发展加快。构成综合PMI产出指数的制造业生产指数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分别为52.5%和50.4%,均显示出不同程度的扩张态势。
总体来看,2月份我国采购经理指数的回升,反映了春节后企业复工复产的积极进展和经济活动的加快恢复。然而,也需要注意到中小型企业、部分服务业以及消费品行业等仍面临一定的压力和挑战。未来,随着政策的持续发力和市场的进一步回暖,我国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