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关总署正式发布了15项支持新时代进一步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具体措施,旨在通过大开放促进大开发,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筑牢国门安全屏障,并支持打造一流口岸营商环境。这些措施不仅彰显了西部地区在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的举足轻重地位,也为西部地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海关总署此次出台的措施涵盖了口岸开放与扩大、海关监管便利化、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特色农食产品出口、新业态落地、口岸传染病联防联控、打私联合整治以及海关改革举措复制推广等多个方面。其中,支持确有需要且符合条件的地区按规定程序申请口岸开放或扩大开放,将有效促进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和国际合作。同时,探索创新江海联运、铁海联运等海关监管便利化措施,将进一步提升西部地区物流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在支持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方面,海关总署明确表示将支持成都、重庆、昆明、西安、乌鲁木齐等城市建设国际航空枢纽。这将有助于西部地区更好地融入全球航空网络,提升国际航空运输能力和服务水平,为西部地区的外贸发展和国际交流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空中通道。
此外,海关总署还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特色农食产品品牌培育的力度,推动蔬菜、水果、茶叶、中药材、酒类等优势特色产品扩大出口。这将有助于提升西部地区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西部地区的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
在新业态落地方面,海关总署支持保税研发、保税维修、保税再制造、保税展示交易、融资租赁等新业态在西部地区落地。这将为西部地区的企业提供更多元化、更高附加值的业务模式选择,有助于提升西部地区的产业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在国门安全屏障方面,海关总署将支持西部地区海关与地方共建口岸传染病联防联控机制,加强核生化爆、武器弹药、毒品等领域的打私联合整治。这将有助于维护国家安全和口岸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海关总署还支持更多海关改革举措优先在西部地区复制推广。这将有助于西部地区更好地借鉴和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和做法,加快自身的改革和发展步伐。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实落地,西部地区的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外贸实现较快发展。据海关总署当天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3年,西部地区进出口总值由2.96万亿元增至3.74万亿元,年均增长8.5%,高于同期全国整体进出口增速1.2个百分点。这一数据充分说明了西部地区在对外贸易方面的潜力和活力。
下一步,海关总署将指导西部地区海关充分发挥协同联动工作机制作用,推动15项支持措施落地见效。同时,助力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合力推进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加快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这将为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总之,海关总署此次出台的15项措施,是新时代进一步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重要举措。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西部地区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