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气象局所属单位正式推出了首个国家级“中国天气智能体”,这一创新举措标志着我国气象服务正式迈入智能化时代。该智能体由中国气象局提供权威气象数据支持,旨在为用户提供包括“查天气、穿衣推荐、气象科普”等在内的多元化气象领域服务,为用户带来更加精准、便捷、贴心的气象服务体验。
图片来源:
中国气象局华风气象传媒集团总经理罗兵在发布会上表示,“中国天气智能体”的上线,是推动气象传媒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的重要里程碑,它不仅代表了气象服务方式的重大变革,更是对未来智慧气象服务发展路径的一次积极探索。罗兵强调,中国气象局将持续优化智能体的性能,不断拓展服务边界,提升服务品质,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气象服务需求。
智能体作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一种产品形态,是当前大模型应用的核心方向之一。它具备自主感知环境、智能决策并执行任务的能力,可以视为让大模型长出了“手和脚”,从而能够更直接、更精准地服务于用户。在“中国天气智能体”的开发过程中,中国气象局充分利用了全国超过2400个气象站的实时数据,以及雷达云图、潮汐数据、热带气旋等多维度气象信息,为智能体的精准决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据了解,“中国天气智能体”不仅具备实时查询天气状况的功能,还能够根据用户的地理位置、生活习惯等个性化信息,提供精准的穿衣推荐。此外,智能体还内置了丰富的气象科普知识库,能够解答用户关于气象现象的疑惑,提升公众的气象科学素养。
在智能体的应用场景上,“中国天气智能体”同样展现出了广泛的适用性。无论是日常生活中的出行规划、户外运动,还是农业生产、航海航运等领域,智能体都能够提供精准、及时的气象服务。特别是在极端天气预警方面,智能体能够迅速响应,为用户提供紧急避险指南,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对于未来,“中国天气智能体”的发展前景令人期待。中国气象局表示,将继续深化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创新,探索气象服务与现代科技融合的新领域、新方向。例如,通过引入更加先进的大数据分析技术,智能体将能够更准确地预测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概率和影响范围;通过结合物联网技术,智能体还能够实现与智能家居、智能穿戴设备等终端的互联互通,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气象服务体验。
此外,中国气象局还将积极推动“中国天气智能体”的国际化发展,加强与国际气象组织、科研机构等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全球气象服务的智能化进程。通过分享中国经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气象局将为全球气象服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天气智能体”的推出,不仅是中国气象局在气象服务智能化领域的一次重要突破,更是我国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成果在气象领域的生动体现。随着智能体的不断优化和拓展,相信它将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气象服务,为推动我国气象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