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中消协”)正式发布了2024年第三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报告。数据显示,第三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497,448件,成功解决326,017件,投诉解决率高达65.54%,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共计45,559万元。同时,各地消协组织还接待了消费者来访和咨询共计17万人次,积极回应了广大消费者的关切和需求。
图片来源:
从投诉性质来看,售后服务问题仍然是消费者投诉的“重灾区”,占比高达31.68%。合同问题、质量问题紧随其后,分别占比21.04%和20.83%。虚假宣传问题、安全问题、价格问题、假冒问题、人格权益问题、计量问题等也在不同程度上困扰着消费者,分别占比6.68%、5.52%、4.65%、2.29%、1.03%和0.78%。这些问题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影响了市场的公平秩序和健康发展。
在商品和服务类别方面,商品类投诉共248,590件,占投诉总量的49.97%,虽然与2023年三季度相比略有下降(同比下降1.29个百分点),但仍占据投诉总量的半壁江山。服务类投诉共217,232件,占投诉总量的43.67%,同比下降3.46个百分点,显示出服务类投诉的占比也在逐步减少。此外,其他类投诉共31,626件,占投诉总量的6.36%。
在商品大类投诉中,家用电子电器类、日用商品类、食品类、服装鞋帽类、交通工具类投诉量位居前五位。这些商品与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其质量和售后服务问题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在具体商品投诉中,食品、服装、通讯类产品、日用杂品、计算机类产品成为投诉量最大的五种商品。其中,食品类投诉的增多可能与食品安全问题频发、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增强有关;而通讯类产品和计算机类产品的投诉则可能与技术更新迅速、售后服务不到位等因素有关。
在服务大类投诉中,生活及社会服务类、互联网服务类、销售服务类、教育培训服务类、电信服务类投诉量位居前五位。互联网服务类投诉的激增尤为引人注目,这可能与近年来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消费者对其依赖程度的提高有关。在具体服务投诉中,经营性互联网服务、移动电话服务、餐饮服务、培训服务、住宿服务成为投诉量最大的五种服务。经营性互联网服务的投诉主要集中在网络购物、在线支付、网络游戏等领域;移动电话服务的投诉则多与话费争议、套餐变更、服务质量等问题有关。
针对以上问题,中消协表示将继续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和执行,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同时,中消协也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和接受服务时要保持理性、谨慎选择,注意查看商品信息、服务条款和合同条款,避免落入消费陷阱。在遇到问题时,要及时向消协组织或相关部门投诉举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此外,中消协还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加强行业自律和监管力度,共同营造一个公平、透明、诚信的消费环境。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推动市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