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该局正式批准了二维铬纳米栅格标准物质、二维硅纳米栅格标准物质以及一维硅纳米光栅标准物质三项国家一级标准物质。这三项标准物质的问世,不仅标志着我国在纳米测量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更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制造、高端装备等领域的纳米制造提供了精准的“标尺”,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据标准物质研制单位同济大学的专家介绍,高精度纳米级标准物质的研制是打造高准确度纳米测量传递链、提升国产纳米制造产品质量可靠性的关键所在。此次获批的二维铬纳米栅格标准物质,采用了分步沉积原子光刻技术,其制备难度极大,但成果显著。该标准物质能够直接溯源到自然界量子化物理常数——铬原子跃迁频率,其角度绝对准确性高达0.001°量级,这一精度相当于将一个蛋糕按扇形均分成36万份,其精准度可见一斑。
二维铬纳米栅格标准物质的结构面积一般为300μm(微米)×300μm(微米),在保持无划伤或破坏的状态下,每次可使用2μm(微米)×2μm(微米)的区域进行测量,且测量区域不重复使用次数可达20000次以上。这一特性使得该标准物质在晶圆级原子力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等集成电路微纳检测设备的校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能够应用于超精密位移传感器多种参数的光栅干涉法校准,为纳米制造产业的精准测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纳米级角度标准物质的成功研制,实现了纳米测量领域的扁平化计量。这一创新成果打破了传统逐级量值传递方式造成的误差累积放大问题,通过在线校准直接将高精度计量数据传递到企业计量现场,大大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和效率。这一突破性的进展将为我国纳米制造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推动产业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迈进。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表示,将持续强化纳米测量领域标准物质的研制应用,进一步解决纳米制造“测不了、测不全、测不准”的问题。通过不断完善纳米测量标准体系,提升纳米测量技术水平,为筑牢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技术基础提供支撑保障。
此次三项国家一级纳米标准物质的获批,不仅是对我国纳米测量领域科研实力的肯定,更是对纳米制造产业发展前景的看好。随着这些标准物质的广泛应用,我国纳米制造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未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将继续加强纳米测量领域标准物质的研制和应用工作,推动纳米测量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同时,也将加强与相关产业部门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纳米制造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为构建更加完善的纳米产业生态体系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