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正文

新规定: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食品中坎地沙坦酯、拉西地平、阿齐沙坦的测定》

2025-10-23 08:12:53 来源: 编辑网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正式批准并发布了《食品中坎地沙坦酯、拉西地平、阿齐沙坦的测定》等六项食品非法添加物质检验方法标准,标志着我国在食品安全监管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正式批准并发布了《食品中坎地沙坦酯、拉西地平、阿齐沙坦的测定》等六项食品非法添加物质检验方法标准,标志着我国在食品安全监管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这六项新规的出台,不仅为市场监管部门提供了更为精准、高效的检测工具,也向全社会传递了政府坚决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的坚定决心。


图片来源:编辑网图片分享系统

  精准打击,覆盖43种非食用物质

  此次发布的六项检验方法,其核心价值在于其广泛的覆盖范围和高度的针对性。据市场监管总局介绍,这批新规能够检测出食品中可能存在的43种非食用物质,其中包括了28种降压药物成分,如坎地沙坦酯、拉西地平、阿齐沙坦等;5种致泻类物质,如酚丁等;9种工业染料,如红2G等;以及抗菌药物成分乙酰氧肟酸。这些物质若非法添加到食品中,将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甚至可能引发中毒事件,危及生命安全。

  以降压药物为例,不法商家为追求食品的“特殊效果”,如快速降压、减肥等,可能会在食品中非法添加这些药物成分。然而,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长期摄入,可能导致血压异常波动、肝肾功能损害等严重后果。同样,致泻类物质和工业染料的非法添加,也会引发腹泻、过敏反应乃至更严重的健康问题。因此,这六项检验方法的发布,无疑为市场监管部门提供了一把“利剑”,能够精准识别并打击这些非法添加行为。

  技术支撑,提升科学监管水平

  市场监管总局此次发布的六项检验方法,不仅在检测范围上实现了全面覆盖,更在技术层面进行了创新与突破。通过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和设备,如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等,这些方法能够实现对食品中微量非食用物质的准确检测,大大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同时,市场监管总局还强调,将持续组织开展食品非法添加物质检验方法的研制与应用工作。这意味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食品安全监管需求的日益增长,未来还将有更多、更先进的检验方法被开发出来并应用于实际监管中。这将进一步强化技术支撑,提升科学监管水平,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严厉打击,维护市场秩序

  食品非法添加行为不仅严重危害消费者健康,也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不法商家通过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来降低成本、提高食品“效果”,从而获取不正当利益。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合法企业的利益,也扰乱了市场秩序,影响了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因此,市场监管总局此次发布六项检验方法,不仅是对食品安全监管技术的一次升级,更是对食品违法犯罪行为的一次严厉打击。通过加强检测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市场监管部门将有效遏制食品非法添加行为的蔓延势头,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食品安全关乎国计民生,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市场监管总局此次发布六项食品非法添加物质检验方法标准,是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领域的一次重要突破。未来,随着监管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监管力度的持续加强,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的食品安全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将得到更加有力的保障。

编辑网只对格式、排版等进行编辑,文章内容不代表编辑网观点。
转载注明来源:编辑网;作者:编辑网;链接: http://www.bianji.com/a/47663.html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淘宝店铺 | 编辑器下载 | 编辑发稿平台 | 媒体信息 | AI自助写稿 | | 欢迎投稿
辽ICP备19018729号-3 Copyright © 2002-2024 bian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编辑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