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正文

新报告:58同城发布《2025年三季度人才流动报告》三季度就业市场回暖

2025-10-21 08:12:57 来源: 综合人民网
  ——58同城数据显示招聘需求环比增长3 4%,京沪青等城市涨幅超10%

  2025年四季度伊始,中国就业市场交出一份积极答卷。多方协力推出的稳就业政策"组合拳"持续发力,三季度全国招聘需求环比增长3.4%,北京、上海、青岛等城市招聘需求涨幅超10%,服务业与制造业双轮驱动就业增长。58同城最新发布的《2025年三季度人才流动报告》显示,政策红利、消费升级与产业转型共同推动就业市场结构性回暖,服务消费领域成为吸纳就业的新增长极。


图片来源:编辑网图片分享系统

  重点城市招聘需求领涨,京沪青成"就业磁极"

  据58同城数据,三季度全国招聘需求呈现"核心城市领跑、区域协同增长"态势。北京以11%的环比涨幅位居榜首,上海、青岛、苏州、郑州紧随其后,招聘需求涨幅均超10%。其中,青岛凭借海洋经济与智能制造产业升级,招聘需求环比激增12.5%,成为北方城市就业增长的新亮点。

  从求职者行为看,北京、广州、深圳持续位列"最受青睐就业地"前三,但城市间人才流动呈现新特征:广州简历投递量环比增长15%,西安、天津分别以13%、12%的涨幅跻身求职热度前五。业内专家指出,这一变化反映出高端制造业向中西部转移、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战略对人才分布的重塑作用。例如,西安半导体产业集群与天津航空航天产业扩张,正吸引大量技术人才回流。

  服务业与制造业双引擎驱动,后厨岗位需求激增19.5%

  在岗位结构上,服务业与制造业仍是吸纳就业的"双支柱"。三季度招聘需求活跃岗位TOP15中,服务员、普工/操作工、销售专员位列前三,合计占比超40%。值得注意的是,服务消费领域岗位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后厨招聘需求环比上涨19.5%,保洁、服务员岗位需求分别增长14.2%和12.8%,汽车维修、家政服务等岗位需求也保持两位数增长。

  制造业方面,普工/操作工需求环比增长8.7%,但技术类岗位占比持续提升。苏州工业园区某电子制造企业HR透露:"三季度我们新增了200个自动化设备维护岗位,薪资较普通操作工高出30%,但依然一岗难求。"这一现象折射出产业升级对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政策红利释放:服务消费试点城市催生百万就业机会

  就业市场回暖的背后,是政策端与市场端的协同发力。今年以来,人社部等部门推出"降费率、返补贴、稳岗位"组合政策,仅三季度就向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超200亿元。与此同时,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提出,在全国20个城市开展消费新业态试点,重点发展智慧餐饮、定制旅游、健康养老等服务场景。

  政策效应已在就业市场显现。以青岛为例,作为首批服务消费试点城市,其三季度餐饮、文旅行业招聘需求同比增长25%,新增就业岗位超3万个。58同城研究院院长张波分析称:"每1元服务消费可带动0.8元就业增长,试点城市预计全年将新增百万就业机会,其中灵活就业占比将超40%。"

  结构性矛盾仍存,技能培训成破局关键

  尽管整体数据向好,但就业市场仍存在结构性矛盾。人社部数据显示,三季度技能人才求人倍率(岗位数与求职人数比)达1.5:1,高级技工缺口超500万人。某招聘平台负责人指出:"企业急需的工业机器人操作员、物联网工程师等岗位,平均每个职位收到32份简历,但符合要求的不足5份。"

  对此,各地正加快构建"政策引导+企业参与+院校支撑"的技能培训体系。例如,北京推出"数字经济人才培育计划",三年内将培养10万名AI、大数据领域技能人才;郑州依托富士康等龙头企业建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每年输送2万名智能制造技术工人。

  结语

  2025年三季度就业数据表明,中国经济在转型升级中展现出强大的就业韧性。随着服务消费政策全面落地、先进制造业集群扩张,就业市场有望延续"总量稳定、结构优化"的发展态势。专家建议,下一步需重点破解技能人才短缺难题,通过完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实的人力支撑。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下,中国就业市场正迈向更高质量的平衡发展阶段。

编辑网只对格式、排版等进行编辑,文章内容不代表编辑网观点。
转载注明来源:编辑网;作者:编辑网;链接: http://www.bianji.com/a/47631.html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淘宝店铺 | 编辑器下载 | 编辑发稿平台 | 媒体信息 | AI自助写稿 | | 欢迎投稿
辽ICP备19018729号-3 Copyright © 2002-2024 bian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编辑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