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参展商增长15%领跑境外展团,首设创新链专区引关注
在全球供应链加速重构、经济全球化面临挑战的背景下,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简称“链博会”)将于7月16日在北京开幕。本届展会以“链接世界 共创未来”为主题,吸引了超650家中外企业和机构参展,覆盖75个国家和地区,境外参展商占比达35%,其中美国参展商数量较上届增长15%,继续位居境外展团首位。中国贸促会副会长于健龙表示,各方参展热情超预期,这是对中国经济韧性与供应链合作价值的“信任票”。

图片来源:编辑网图片分享系统
亮点一:参展规模创新高,美国企业“用脚投票”显信心
本届链博会参展企业数量较上届增长12%,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占比超65%,国际化程度显著提升。欧美参展商占境外展团总数的50%,美国参展商数量达120家,参展面积增长10%,涵盖高端制造、新能源、农业科技等领域。中国美国商会负责人指出:“中国市场的规模与创新生态不可替代,美国企业愿通过链博会深化与中国伙伴的协同。”
国内方面,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产业集群组团参展成亮点。例如,浙江以“人工智能产业链”为主题,集结宇树科技、海康威视等20余家企业,展示机器人、智能安防等前沿技术;广东则聚焦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比亚迪、华为数字能源等企业将联合呈现“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
亮点二:创新链专区首秀,百项“全球首发”落地
本届链博会新增创新链专区,成为技术成果转化的“试验场”。展会期间将发布全球供应链指数矩阵、各产业链可视化图谱等工具,并推出超过100项首发首秀首展,较上届增加10%。
科技巨头领衔:美国英伟达首次参展,将展示其Omniverse平台在工业元宇宙中的应用;国内AI企业科大讯飞将发布新一代工业智能体,助力制造业降本增效。
绿色技术集中亮相:宁德时代将展示其“零碳工厂”解决方案,隆基绿能则带来高效光伏组件与氢能储能系统,推动新能源产业链协同降碳。
中小企业创新活跃:230家首次参展的企业中,超60%聚焦专精特新领域,如苏州纳微科技将展出纳米微球材料,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链博会不仅是展示窗口,更是技术迭代与产业协作的催化剂。”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董事长林舜杰表示,通过创新链专区,企业可快速对接上下游资源,加速技术商业化进程。
亮点三:“找朋友3.0”上线,AI匹配促全球合作
链博会的核心价值在于“以展促链”。本届展会全面升级合作对接体系,推出“找朋友”模式3.0版本:
数字化匹配:运用大数据与AI算法,根据企业需求自动推荐潜在合作伙伴,并开通“云洽谈”通道,实现24小时在线对接。
行业深度对接:举办新能源汽车、智能电车等6场专题对接会,组织跨国企业与地方园区“一对一”洽谈,推动项目落地。
长效合作机制:展会期间将成立中外参展商联盟,建立常态化沟通平台,首批成员包括中粮集团、西门子等30家龙头企业。
“我们不追求短期成交额,而是致力于构建可持续的供应链生态。”于健龙透露,前两届链博会已促成超200个合作项目,涉及金额超千亿元,本届展会预计将签署更多长期合作协议。
全球供应链韧性提升,中国角色受瞩目
当前,地缘政治冲突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供应链安全成为各国关注焦点。本届链博会特别设置“供应链韧性”主题论坛,邀请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工发组织等机构专家,探讨如何通过多元化布局与数字化技术增强供应链抗风险能力。
参展企业普遍认为,中国完整的产业体系、庞大的市场规模与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使其成为全球供应链不可或缺的关键节点。“链博会为我们提供了穿越周期的‘稳定器’。”德国化工企业巴斯夫亚太区总裁楼剑锋表示,公司将继续加大在华投资,深化与本土企业的创新合作。
随着7月16日开幕式临近,全球产业链伙伴正汇聚北京,共同书写合作共赢的新篇章。这场盛会不仅将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也为动荡变革中的世界注入确定性与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