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浙江周”活动开幕式在日本大阪“梦洲”岛世博园隆重举行。本次活动以“诗画江南,活力浙江”为主题,通过“绿动未来·智领发展”主题论坛、历史经典产业推广、城市主题日等系列活动,向世界展示浙江省在绿色发展、文化传承、共同富裕等领域的创新实践与丰硕成果。日本世博协会副会长松本正义在参观后盛赞:“中国馆让人看到一个国家如何用千年智慧解决现代问题。”

“诗画江南”邂逅“未来之城”:浙江周展现生态与科技交融之美
作为中国馆的核心省级活动,“浙江周”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脉络,将江南水乡的诗意与现代化发展的活力深度融合。开幕式上,浙江省副省长李岩代表主办方致辞时表示:“浙江既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我们希望通过世博会平台,向全球分享‘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浙江经验。”
活动现场,浙江非遗技艺与现代科技交相辉映。龙泉青瓷匠人现场演示拉坯工艺,其作品结合3D打印技术实现传统纹样的创新设计;杭州丝绸企业则展示了用AI算法优化图案的智能织机,吸引众多国际观众驻足体验。此外,宁波、温州等城市主题日通过沉浸式光影秀、特色美食体验等形式,多维呈现浙江的多元文化魅力。
五大“两山”实践案例发布:浙江经验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开幕式上,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浙江省联合发布了五大“两山”理念实践案例,系统总结浙江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推进中的创新模式:
湖州安吉“竹林碳汇+以竹代塑”:通过构建竹林碳汇交易体系,安吉县年减排二氧化碳超50万吨,同时研发竹吸管、竹包装等替代品,推动传统竹产业转型升级,年产值突破百亿元。
德清朱鹮保护与湿地修复:从仅存3只到繁育至600余只,德清下渚湖湿地通过生态补水、植被恢复等措施,重建朱鹮栖息地,并打造“观鸟经济”,带动周边民宿收入增长300%。
浙江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针对全省2000余处废弃矿山,采用“生态修复+文旅开发”模式,如绍兴柯桥的“矿山公园”项目,将采石场改造为攀岩基地,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
温州洞头海洋生态保护:通过建设人工鱼礁、修复沙滩,洞头区海洋生物多样性提升40%,同时发展海岛旅游,渔民人均收入较十年前增长2.8倍。
瓯江源头一体化保护工程:整合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丽水市森林覆盖率达81.7%,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依托生态优势发展有机农业,农产品溢价率超30%。
自然资源部相关负责人指出,这些案例“为全球生态脆弱地区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
国际社会热议浙江模式:千年智慧破解现代发展难题
日本世博协会副会长松本正义在参观中国馆后表示:“浙江的实践让我深刻感受到,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并非对立,而是可以相互赋能。例如,安吉用竹子替代塑料,既保护了环境,又延续了千年竹文化,这种智慧值得全球借鉴。”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代表则关注到浙江的“共同富裕”维度:“生态修复不仅改善了环境,更通过产业转型创造了大量绿色就业。这种‘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模式,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高度契合。”
据悉,“浙江周”活动将持续至本月15日,期间还将举办“未来乡村”国际论坛、浙商全球投资推介会等20余场活动。浙江省发改委主任杜旭亮透露,浙江正谋划建设“世博会浙江永久展厅”,持续推动绿色技术、文化IP的国际化合作。
从“西子湖畔”到“梦洲之岛”,浙江以一场融合历史与未来、生态与科技的盛会,向世界递交了一份绿色发展的高分答卷。正如开幕式主题片《江南新语》所言:“这里的每一片绿叶,都在诉说中国与世界共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