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记者从商务部获悉,自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政策实施以来,全国市场呈现产销两旺、安全升级的积极态势。截至6月30日,全国通过以旧换新方式收旧、换新电动自行车共846.5万辆,带动销售额突破247.7亿元,政策惠及840.2万名消费者,在扩大消费、惠及民生、助力行业转型和筑牢安全防线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销售规模爆发式增长,区域市场全面开花
商务部数据显示,2025年1至6月,全国以旧换新方式销售电动自行车月均环比增长113.5%,收旧与换新数量均达2024年同期的6.1倍。其中,江苏、河北、浙江三省销量突破百万辆,安徽、山东等16个省份销量超10万辆,形成“多点开花”的市场格局。
政策拉动效应在销售终端尤为明显。全国8.2万家销售门店参与以旧换新,覆盖90%以上地级市,小微企业和个体商户占比超八成。以河北石家庄为例,某社区门店通过政策补贴实现单月销量翻番,店主表示:“消费者换购热情高涨,旧车折价叠加政府补贴,新国标车型性价比优势突出。”
惠民补贴直达基层,释放消费潜力超240亿元
本轮以旧换新政策坚持“普惠性+精准性”结合,全国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出台地方补贴细则,单辆车补贴金额在300元至800元不等。截至6月底,政策累计拉动消费247.7亿元,是2024年全年的6.6倍。
“旧车抵500元,政府再补400元,相当于省了近千元。”南京市民王女士的换购经历颇具代表性。商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政策设计注重“去旧更容易、换新更愿意”,通过简化补贴申领流程、支持“一站式”换新服务,有效激发了居民消费意愿。数据显示,参与以旧换新的消费者中,60%为首次购买新国标车型,政策对消费升级的引导作用显著。
产业链协同升级,小微商户经营显著改善
生产端,头部企业产能加速释放。2025年1至6月,雅迪、爱玛等前十大品牌产量同比增长27.6%,智能化、轻量化车型占比提升至45%。浙江某车企负责人表示:“以旧换新政策倒逼企业优化供给,我们针对政策补贴车型推出‘电池延保三年’服务,销量同比增长50%。”
销售端,小微商户直接受益。商务部调研显示,参与以旧换新的门店平均单店增收30.2万元,部分商户通过“旧车回收+新车销售”模式拓展业务链,利润率提升8至10个百分点。中国自行车协会专家指出,政策通过“需求牵引供给”机制,有效促进了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安全治理成效突出,近千万辆隐患车退出市场
安全是本轮政策的核心导向。自2024年9月政策启动以来,全国累计报废老旧电动自行车985万辆,其中超标车、改装车占比达72%。所有换购新车均强制配备符合GB 17761-2018标准的合格证及CCC认证,防火、防篡改性能显著提升。
“过去担心电池自燃,现在新车有智能充电保护,心里踏实多了。”北京通州居民刘先生的反馈折射出政策的安全价值。市场监管总局数据显示,政策实施后,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同比下降34%,因违规改装引发的交通事故减少28%,有效筑牢了城市安全防线。
长效机制加速构建,绿色消费引领未来
商务部表示,下一步将推动政策向县域市场下沉,鼓励地方开展“跨品牌换新”“以旧换新+保险服务”等创新模式。同时,加快建立电动自行车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通过“一车一码”追溯系统强化安全监管。
业内专家认为,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不仅是短期消费刺激政策,更是推动产业绿色转型的关键举措。随着“双碳”目标深入推进,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下,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有望在2025年实现超5000亿元市场规模,为全球绿色出行贡献中国方案。
结语
从“量的增长”到“质的飞跃”,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政策以小切口推动大变革,既让民众享受实惠,又为行业注入新动能,更以安全为底线守护民生福祉。这一实践为消费品更新换代提供了可复制的“中国经验”,彰显了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与新型举国体制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