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日,资本市场迎来服务科技创新的又一里程碑事件——首批10只科创债ETF正式获批。其中,嘉实基金、南方基金、富国基金、景顺长城基金等4家公募机构申报的科创债ETF将在深交所上市,标志着我国债券市场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迈入新阶段。此次获批的科创债ETF以“硬科技”企业债券为标的,通过指数化投资降低门槛、分散风险,为投资者提供一键布局科创债市的高效工具,同时为科技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注入新动能。
深交所:构建“资金-科技”良性循环,践行金融“五篇大文章”
深交所有关负责人表示,科创债ETF的获批是资本市场产品体系创新的重要突破。当前,深交所正围绕“科技金融”核心命题,完善“愿意来、留得住”的市场机制,通过ETF等标准化产品引导社保、保险、理财等长期资金精准流向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此次科创债ETF的推出,将进一步丰富交易所债券市场工具谱系,提升市场活跃度,助力打造“债股联动”的科技投资生态圈,以金融创新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公募机构:工具属性突出,满足多元化配置需求
南方基金指出,科创债ETF具备四大核心优势:一是T+0交易机制,支持日内回转交易,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二是低成本分散投资,通过跟踪深证AAA科创债指数,覆盖沪深交易所上市的千亿级AAA级科创债,单只成分券权重不超过10%,有效规避个体信用风险;三是透明度高,标的指数成分券每日披露,投资者可清晰追踪资金流向;四是跨周期特征,科创债兼具债市稳定性和科技成长性,适合作为资产配置的“压舱石”。
景顺长城基金固定收益部基金经理陈健宾进一步解析“债股联动”逻辑:深证AAA科创债指数以深交所公募科创债为样本,要求主体评级AAA、剩余期限1个月以上,且采用固定利率付息,确保了成分券的流动性和信用质量。其推出的实物申赎科创债ETF,交易效率高、费率低,既能满足机构投资者大额配置需求,也为个人投资者提供了低门槛参与科创债市的通道,有助于形成“股票投成长、债券投稳健”的科技投资闭环。
服务实体经济:降低融资成本,赋能产业升级
嘉实基金认为,科创债ETF的推出是资本市场支持“科技金融”的关键举措。通过ETF的聚集效应,可引导社会资金定向流入科创领域,缓解科技企业“轻资产、高风险”导致的融资难题。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科创债发行规模突破8000亿元,但个人投资者参与度不足5%,科创债ETF的普及将显著扩大投资者基础,预计可为科创债市场带来数百亿增量资金。
富国基金则从市场流动性角度强调其价值:科创债ETF允许二级市场实时交易,并可配套质押回购等机制,将大幅提升科创债的换手率。参考国际经验,美国高收益债ETF的流动性是单只债券的10倍以上,科创债ETF有望推动我国科创债市场从“小众市场”向“大众市场”转型,进而降低企业发行成本。据测算,流动性改善或使科创债发行利率下降20-30个基点,切实减轻科技企业负担。
政策护航:配套措施落地,夯实市场基础
今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科创债一揽子政策,明确支持科技型企业发行科创债、鼓励设置投资人回售选择权等灵活条款、优化发行审核流程、简化信息披露要求,并首次将科创债纳入金融机构科技金融服务质效评估体系。深交所同步推出“绿色通道”审核机制、做市商激励制度、交易结算费用减免等举措,形成“发行-交易-风控”全链条政策支持。
业内人士指出,科创债ETF的获批是政策与市场共振的结果。随着ETF上市交易,科创债的二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将显著增强,一级市场发行效率亦将提升,形成“融资成本降低-企业创新加速-投资回报提升”的正向循环。据深交所规划,未来将进一步丰富科创债ETF品类,推出绿色科创债、专精特新债等主题产品,持续完善服务科技创新的债券市场体系。
结语
首批科创债ETF的落地,不仅是我国债券市场创新的重要里程碑,更是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活水之源”。在政策、机构与市场的协同发力下,科创债ETF有望成为连接资金与科技、债券与股票、个人与产业的桥梁,为我国建设科技强国和金融强国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