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北京市2025年重要民生实事项目安排,一场关乎众多居民出行安全与便利的行动正在有序推进——今年将开展2.6万台住宅老旧电梯安全评估工作。截至目前,一季度已顺利完成5360台电梯评估并出具评估报告,为后续的电梯更新改造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城市的发展,住宅电梯数量日益增多,老旧电梯的安全问题也逐渐凸显。截至去年底,北京市住宅老旧电梯总数达4.5万台,其中使用20年以上的就有1.4万台。这些老旧电梯因长期运行,设备老化、磨损等问题频发,不仅影响居民的正常出行,更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为切实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北京市将住宅老旧电梯安全评估及更新改造列为重要民生实事项目。
在电梯更新改造策略上,北京市采取了科学合理的规划。对于使用20年以上的1.4万台电梯,鉴于其老化程度较高,安全隐患较大,将优先开展更新改造工作,不再进行评估,以尽快消除安全隐患。而其余2.6万台住宅老旧电梯则纳入今年的安全评估范围,确保“应评尽评”,不遗漏任何一台可能存在安全风险的电梯。去年,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已完成5000台电梯评估,为今年的大规模评估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为确保评估工作的高效、准确开展,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充分考虑各街道、社区的具体情况,制定了针对性的工作方案。在实际推进过程中,部分小区因居民关于电梯更新议事协商难以达成一致,导致更新改造工作进展受阻。针对这一难题,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积极组织技术专家开展评估报告现场解读活动。技术专家们深入小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居民详细解读评估报告内容,包括电梯的安全状况、存在的问题以及更新改造的必要性等。通过现场答疑解惑,让居民更加直观地了解电梯的安全状况,增强对更新改造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在评估现场,技术专家们严谨细致地对每一台电梯进行检查。从电梯的运行平稳性、制动性能,到电气系统的可靠性、安全保护装置的有效性等,都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检测。他们凭借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精准地找出电梯存在的安全隐患,并给出科学合理的整改建议。评估报告出具后,相关部门将根据报告结果,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电梯及时采取停运、维修或更新改造等措施,确保居民的出行安全。
住宅老旧电梯安全评估及更新改造工作不仅是一项民生工程,更是一项民心工程。它关系到每一位居民的日常生活和生命安全。北京市通过大规模开展老旧电梯安全评估,并积极推动更新改造工作,展现了政府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和切实担当。随着工作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老旧电梯将得到妥善处理,居民的出行将更加安全、便捷。
未来,北京市还将进一步完善住宅电梯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加强对电梯日常运行维护的监督检查,提高电梯使用单位和维保单位的责任意识,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电梯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居民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