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正文

贵州毕节突发地质灾害 自然资源部紧急提升防御响应等级

2025-05-23 08:13:28 来源: 综合人民网
  2025年5月22日,北京 贵阳——5月22日8时许,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果瓦乡庆阳村因持续强降雨引发山体滑坡地质灾害,初步统计造成十余人失

  2025年5月22日,北京/贵阳——5月22日8时许,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果瓦乡庆阳村因持续强降雨引发山体滑坡地质灾害,初步统计造成十余人失联。灾情发生后,自然资源部依据《地质灾害防御响应工作方案》,于当日11时将贵州省地质灾害防御响应等级由Ⅲ级提升至II级,并紧急部署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工作。

  灾情速递:强降雨触发山体滑坡

  据贵州省气象局监测,5月21日至22日,毕节市多地出现特大暴雨,其中大方县24小时降雨量突破200毫米,局部山体含水量饱和。22日8时许,庆阳村一处山体发生滑坡,约2万立方米土石掩埋下方3户民房及部分农田。灾害发生后,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三级政府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消防、武警、医疗等救援力量共300余人携带生命探测仪、无人机等设备赶赴现场。截至22日18时,已搜救出2名受困群众并送医治疗,其余失联人员搜救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

  防御响应升级:多部门协同联动

  针对灾情发展态势,自然资源部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重点部署三项工作:

  工作组赴一线指导:由自然资源部分管负责同志带队,联合应急管理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等部门组成工作组,于22日14时抵达灾区,实地查看滑坡体稳定性,指导制定抢险救援技术方案。

  强化技术支撑:要求贵州省自然资源厅立即派出由地质、测绘、遥感等领域专家组成的20人工作组,携带三维激光扫描仪、无人机等设备,开展滑坡体结构分析、次生灾害风险评估等工作,为救援队伍提供精准技术保障。

  加强监测预警:中国地质调查局紧急调用贵州及周边省份5颗卫星资源,对灾区及周边区域开展高频次遥感监测;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连夜组织专家会商,预测未来24小时毕节市仍有局部强降雨风险,建议扩大周边区域隐患排查范围。

  地方响应:全力搜救与风险防控并重

  贵州省自然资源厅已启动应急预案,厅领导带队赶赴现场,并协调省地质环境监测院、省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等单位,调集3台边坡雷达监测设备、5架无人机实时监测灾情动态。大方县政府紧急调集消防、武警、民兵等救援力量300余人,在失联人员可能埋压区域开展“网格化”搜索,同时设置3处临时安置点,转移安置周边群众127人。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专家指出,本次滑坡体规模约15万立方米,属中型浅层土质滑坡,灾后需重点防范二次滑坡及泥石流风险。目前,现场已划定核心警戒区500米,救援人员采用“机械+人工”方式清理土方,每小时掘进约2立方米。

  技术支撑: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

  自然资源部强调,当前需强化科技手段在应急处置中的应用。贵州省自然资源厅已启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平台,接入庆阳村周边20处雨量站、15处裂缝位移监测仪数据,实时推送预警信息;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通过卫星遥感影像比对,划定次生灾害高风险区3处,指导地方提前转移群众86人。

  中国地质调查局调配3架无人机开展灾后三维建模,为救援提供地形数据支持;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组织12名专家分赴现场,针对滑坡体稳定性、救援通道安全性等开展技术评估。

  长效机制:推进隐患排查与治理

  自然资源部要求贵州省自然资源厅举一反三,在全省开展地质灾害隐患再排查,重点针对切坡建房、交通沿线等区域,计划6月底前完成2.3万处隐患点核查。同时,推进《贵州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修订,将智能监测设备安装、应急演练频次等纳入法规条款;探索“隐患点+风险区”双控管理,2025年计划治理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120处。

  目前,救援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自然资源部表示,将持续跟踪灾情动态,协调全国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力量支援贵州,并推动建立跨区域应急联动机制,提升极端天气下地质灾害防御能力。

编辑网只对格式、排版等进行编辑,文章内容不代表编辑网观点。
转载注明来源:编辑网;作者:编辑网;链接: http://www.bianji.com/a/46589.html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淘宝店铺 | 编辑器下载 | 编辑发稿平台 | 媒体信息 | | 欢迎投稿
辽ICP备19018729号-3 Copyright © 2002-2024 bian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编辑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