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林安物流集团联合调查的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公布,数据为105点,环比回升0.23%,同比上涨2.09%。从月内走势来看,第一周至第四周运价指数均呈现出回升态势,这一系列数据犹如一剂“强心针”,为公路物流市场注入了积极活力,也反映出当前经济运行的良好态势。
综合分析4月经济运行情况,整体保持平稳,市场需求稳中向好,这是公路运价指数环比上升、同比上升明显的重要支撑。在经济大环境的积极影响下,公路物流市场供需两端维持较好平衡,行业供需格局不断优化,为运价指数的回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分车型指数来看,呈现出涨跌互现但同比小幅增长的特点。以大宗商品及区域运输为主的整车指数表现亮眼,达到105.5点,比3月份回升0.29%,比上年同期回升2.45%。这表明在大宗商品运输领域,市场活跃度较高,运输需求稳步增长。零担指数则涨跌不一,零担轻货指数为102.7点,比3月份回落0.01%,不过比上年同期回升0.43%;零担重货指数为105.5点,与整车指数持平,比3月份回升0.29%,比上年同期回升2.56%。零担重货指数的上升,反映出生产性消费需求回升明显,带动了相关运输需求的增长。
深入剖析细分项,整车和零担重货指数的上升意义重大。尽管外部环境复杂、压力较大,但内需潜力不断释放,成为推动运输需求增长的关键力量。制造业补库存、消费物流需求拉动等因素,共同促使运输需求呈小幅增长态势。同时,“五一”假期的临近,导致短期需求提前释放,进一步活跃了公路运输市场,供需两端保持较好平衡,市场活跃度持续提升。
4月份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的持续回升,传递出诸多积极信号。从市场需求端来看,公路物流市场需求稳中有增,这得益于制造业补库存带来的原材料运输需求增加,以及消费物流需求对各类商品运输的拉动。运力供给方面,相对平衡的状态避免了运力过剩导致的运价下跌,保障了行业的稳定发展。行业供需格局的优化,使得公路物流市场更加健康、有序。
此外,运价指数回升与宏观经济景气度正相关。结合PMI分项等数据来看,国内生产、流通环节活跃度显著提升,经济复苏动能不断增强。制造业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的活跃,带动了公路物流运输的增加,为经济复苏提供了有力的物流支撑。
分区域看,不同区域运价指数呈现出差异化走势。华中、西北区域运价指数有所回落,可能与当地产业结构、运输需求季节性变化等因素有关。而东北、华北、西南、珠三角、东南沿海、山东半岛、长三角区域运价指数有所回升,这些区域往往是经济活跃度高、产业集中的地区,运价指数的回升反映出当地物流需求的增长,也体现了区域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
对于后期走势,业内专家高帅预计,我国具备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市场需求仍将保持企稳扩张。企业对后市预期较为乐观,这将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公路物流行业的持续发展。随着经济的不断复苏和内需潜力的进一步释放,公路物流市场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物流保障。
4月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的回升,是经济运行积极向好的一个缩影。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公路物流行业正朝着更加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未来前景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