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2025年一季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如同一面镜子,清晰映照出我国电力行业在2025年一季度的运行状况,并对全年电力供需形势作出精准预判,彰显出我国能源转型的坚定步伐与显著成效。
在电力生产供应领域,数据的变化犹如激昂的乐章,奏响着能源结构调整的强音。一季度,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达8572万千瓦,同比多投产1629万千瓦。其中,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合计新增装机7433万千瓦,占比接近九成,成为新增装机的主力军。截至3月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34.3亿千瓦,同比增长14.6%,而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合计装机14.8亿千瓦,历史性超越火电装机规模。这标志着我国能源结构正从传统化石能源向清洁能源加速转变,风电光伏装机超过火电成为常态已是大势所趋。
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的迅猛增长更是令人瞩目。一季度,全国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20.3亿千瓦,同比增长23.4%,占总装机容量比重达59.1%,比上年同期提高4.2个百分点。截至3月底,全国所有省份的煤电装机占比均降至50%以下,这一数据背后,是我国电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坚定决心与扎实行动,彰显出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积极作为。
发电装机容量的提升离不开电网工程的有力支撑。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以及特高压等重大项目建设,如同强劲的引擎,拉动电网设备投资高速增长。一季度,电网工程完成投资956亿元,同比增长24.8%,其中电网设备投资同比增长59.5%。这些投资不仅为新能源的消纳提供了坚实保障,也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智能化升级奠定了基础。
电力消费方面,数据同样反映出经济发展的活力与趋势。一季度,全国全社会用电量2.38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第二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9%,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日均同比增长4.8%,消费品制造业用电量日均同比增长1.7%,四大高载能行业用电量日均同比增长2.2%。这些数据表明,我国经济结构正在持续优化,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对电力的需求不断增长,成为拉动电力消费的重要力量。
展望全年,《报告》对电力供需形势作出了科学预测。2025年,我国宏观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拉动电力消费需求平稳较快增长。预计全国全社会用电量达10.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左右;全年统调最高用电负荷预计15.5亿千瓦左右。新增发电装机规模有望超过4.5亿千瓦,其中新增新能源发电装机超过3亿千瓦。到2025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有望超过38亿千瓦,同比增长14%左右,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23亿千瓦左右,占总装机的比重将超过60%,煤电所占总装机比重年底将降至三分之一左右。
在供需形势方面,综合考虑需求增长、电源投产、电煤和天然气供应情况,2025年二季度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但迎峰度夏期间华东等部分地区电力供需形势将呈现紧平衡状态。不过,随着常规电源的进一步投产,迎峰度冬期间电力供需形势有望继续改善。
《2025年一季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的发布,为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能源转型的道路上,我国正以坚定的步伐迈向更加绿色、低碳、高效的未来,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能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