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正式发布《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以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的实际行动,做好自己的事,为世界注入更多确定性和稳定性。该方案从重点服务领域开放、产业创新发展等多个维度,明确了一系列试点任务,为中国服务业的蓬勃发展勾勒出清晰蓝图。
重点行业领域开放亮点纷呈
在电信领域,试点方案大胆突破,取消应用商店、互联网接入等服务业务的外资股比限制,为外资进入中国电信市场打开大门。同时,鼓励发展数据标注产业,健全数据交易市场体系,支持“来数加工”等新业态新模式,这将推动中国数据产业与国际接轨,提升数据资源的利用效率。在游戏产业方面,支持发展游戏出海业务,布局从IP打造到游戏制作、发行、海外运营的整个产业链,有助于中国游戏企业在全球市场占据更大份额。
医疗领域同样开放力度空前。支持外籍医生开设诊所、境外医疗专业技术人员短期执业,将为国内患者带来更多国际化的医疗服务选择。允许以捐资方式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有助于完善社会医疗和养老保障体系。此外,支持建设基因与细胞治疗专利专题数据库、探索优化罕见病药品进口抽检模式等举措,将推动中国医疗科技的创新发展,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金融领域试点任务丰富多样。支持探索发展国际保理业务、跨国公司以人民币开展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业务,深化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将吸引更多国际资本流入中国。吸引境外保险公司、主权基金、养老基金和ESG基金、认证鉴证机构为绿色项目提供投融资和技术服务,鼓励信用评级机构开展绿色债券的评级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融资租赁公司发行绿色债券等,将促进中国绿色金融的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要素保障与法治保障双管齐下
在完善要素保障方面,《工作方案》围绕过境免签、永久居留、支付便利、执业资格认可等方面提出试点任务,便利境外人才出入境和在华从业执业。这将吸引更多国际高端人才来华发展,为中国服务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同时,围绕涉外仲裁、律师执业、国际司法合作、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人才培养培训等方面强化法治保障,有序开展涉外法律业务,为中国服务业的国际化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规则规范与国际接轨迈出新步伐
在规则、规范相通相容方面,《工作方案》在数据跨境流动、标准制定、知识产权、商用密码等重要业务领域不断完善基础规范,在碳排放、碳足迹管理、跨境货物联运、检验检测机构资质、数字身份、电子发票等方面推动境内外管理规范相通相容。这将提高中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中国服务业与国际市场的深度融合。
风险防控协同监管体系筑牢安全防线
在加强风险防控协同监管体系建设方面,《工作方案》坚持破立并举、先立后破,制定完善重点产业开放实施方案和监管措施,有序推进实施。这将确保中国服务业扩大开放的过程中,能够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金融稳定。
中国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将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相信在《工作方案》的指引下,中国服务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