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春耕春播时节,富蕴县的田野阡陌到处皆是春意盎然的景致。
在距离富蕴县城百余公里之外的杜热镇,徐徐展开了一幅水上“春耕图”:蟹农撑着小船,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缓缓撒下鲜活的蟹苗。
近年来,健康概念日渐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钟情于高品质水产品。优质的水产养殖地如同“金字招牌”,熠熠发光。
人们留意到—天山以北的富蕴县拥有额尔齐斯河和乌伦古河两大水系,年总径流量43.5亿立方米。毗邻额尔齐斯河的杜热镇,河水奔流、鱼跃蟹肥。
一年多前,生活在繁华都市的李本耀来到杜热镇,被这里的生态资源深深吸引。那一刻起,投资水产的念想,就扎根在了心头。
彼时,富蕴县正按照“资源换资金,存量换增量”原则,将闲置土地、坑塘等资源,通过公开招标、租赁、承包经营等方式流转给企业公司、种植大户、合作社使用。
这一政策完全契合了李本耀的创业需求。
很快,杜热镇多了一家新的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名为“雪渔源”,李本耀就是这家合作社的负责人。
如他预判的那样,小镇里的水质、阳光,以及坑塘环境都非常适合螃蟹养殖。
加之,蟹农们有着淳朴的养殖观念,他们以南瓜、玉米、杂鱼等喂养螃蟹,拒绝使用激素类药物。遵循自然规律生长的额河螃蟹,各个蟹美膏黄。
金秋时节,小小的蟹苗长成肥美的螃蟹。数十万只螃蟹乘坐飞机,从富蕴县出发,陆续抵达乌鲁木齐、昌吉等疆内城市,以及江苏、湖北、江西、广西等疆外省市。
百里之外、千里之外的人们享受美食的同时,总是忍不住赞叹一句:额河螃蟹,真是鲜美!
养殖螃蟹不仅给投资商带来了回报,还给周边群众带来了创业、就业的甜头。
目前,在富蕴县委、县政府的积极引导下,杜热镇以“新型经营主体+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的新发展模式,鼓励企业入驻经营,为村民提供蟹苗,指导村民掌握“养蟹之长”,并帮助螃蟹养殖户打开销售渠道,同时实现了集体经济收入再上台阶。
开阔的前景,毋庸置疑。接下来,这里的人们会去盘活水产养殖区域、打造“渔业+”体系、绘制渔业休闲旅游蓝图……水产养殖的长卷将多姿多彩。
杜热镇的水上“春耕”画卷,是富蕴县布局水产养殖业的一道缩影。
在2025年自治区产业招商大会上,富蕴县委书记闻辉介绍:“全县建有水库21座,塘坝2处,可利用的水域面积达47平方公里。这些水域日后可合理开发出渔业养殖、休闲垂钓等业态。”
背靠额尔齐河的生态优势,富蕴县的生态水产大有可为。
所见所闻,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乡村振兴战略下,一座生态为先的县城,必然可以走出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大道。
(富蕴县委宣传部 文/图 岳靓 傅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