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备受瞩目的《北京市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2025—2027年)》正式发布,为北京5G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力争到2027年底,构建形成“能力普适、应用普及、赋能普惠”的5G发展格局,全面实现5G规模化应用,成为中国领先的5G应用标杆城市。
此次升级方案设定了一系列具体且极具挑战性的目标。在用户普及和网络流量方面,北京力争到2027年底5G个人用户普及率基本达到100%,5G网络接入流量占比超75%,这意味着5G将全面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享受娱乐、开展社交等活动的首选网络方式。
在工业领域,规上企业5G应用渗透率达45%,这一目标的提出,将有力推动5G技术与工业生产的深度融合,促进工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包含5G-A基站)达到70个,全市累计新建或改造超过3.5万个具备5G-A能力的基站,实现五环内全域连续覆盖,重点场景及区域实现5G-A网络覆盖,为5G应用的广泛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网络基础。
为了实现5G应用的进阶发展,升级方案提出了多项具体举措。在布局新兴终端生态方面,北京将深度赋能基于5G的智能机器人、智能移动终端、云设备等的研发展示与场景落地,积极孵化融合5G的裸眼3D技术应用、智能可穿戴设备、智慧家居产品等的创新业态。这不仅将丰富5G终端的种类和功能,还将为消费者带来更加便捷、智能的生活体验。激励车企在汽车前装环节集成5G通信模组,将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为未来出行带来更多可能。
拓展全新体验场景也是升级方案的重点之一。加速5G新通话、云手机、5G消息等应用的创新性迭代,积极推动5G、5G-A前沿技术架构与AI深度耦合,将为用户带来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通信服务。鼓励基础电信运营商依托5G-A网络切片、边缘计算等技术,针对公众多元化需求定制精细化、差异化服务策略,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特殊需求。鼓励终端制造企业加速推进手机在超高清视频显示领域的高动态范围、高帧率技术升级,助力5G超高清视频及直播在娱乐、赛事、电商等垂直行业实现规模化渗透,将为用户带来更加震撼的视听享受。
此外,升级方案还对5G在工业互联网、智慧电力、智慧低空、智慧农业、数字教育、医疗健康等领域的应用提出了相关发展目标及部署措施,全方位推动5G技术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
北京此次发布的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展现了其在5G发展领域的雄心壮志。随着方案的逐步实施,北京有望在5G应用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为中国5G发展的典范,为全国乃至全球的5G发展提供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