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正文

《国内银行业收紧无卡存取款业务,平衡风险与效率》

2025-04-09 08:10:50 来源: 综合人民网
  近年来,国内银行业在业务调整上动作频频,其中无卡存取款业务的持续收紧尤为引人关注。这一趋势自去年上半年便已显现,国有大行率先吹

  近年来,国内银行业在业务调整上动作频频,其中无卡存取款业务的持续收紧尤为引人关注。这一趋势自去年上半年便已显现,国有大行率先吹响调整号角,股份制银行及城商行在下半年跟进,中小银行也在年末进一步收紧,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去年上半年,国有大行率先启动调整步伐。工商银行于4月份暂停手机银行无卡取现功能,交通银行随后终止个人手机银行无卡取款功能中的预约取款服务,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等也陆续跟进。这些举措无疑向市场传递出一个信号:无卡存取款业务正面临新的发展态势。

  下半年,股份制银行及城商行持续跟进。民生银行发布公告称,自6月7日起全面关闭手机银行“ATM无卡取现”功能;兴业银行在6月28日宣布,自7月10日起终止手机银行ATM扫码取款服务。这些银行的行动进一步表明,无卡存取款业务的调整已成行业趋势。

  中小银行也在年末加入收紧行列。栖霞农商银行、莱州农商银行等地方金融机构自去年12月份起,全面取消自助设备“预约取款”“无卡存款”等非接触式服务,要求客户通过实体银行卡办理业务。栖霞农商银行当时表示,此举是为了提升服务质量,保障客户资金安全。

  银行调整无卡存取款业务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从风控角度看,ATM机无卡存取款存在诸多安全隐患。身份验证安全性不足、二维码或验证码被盗取等问题时有发生。而且,由于一般个人用户现金使用频率不高,对ATM无卡存取款功能的使用频率也较低,这就使得该业务存在洗钱、诈骗等风险。一些不法分子可能利用无卡存取款的匿名性进行非法资金转移,给银行和客户带来损失。

  从运营效率方面考虑,客户误操作可能导致存取款差错,反而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处理,影响用户办理业务的效率,同时也增加了银行运营成本。例如,客户在操作无卡存取款时,可能因不熟悉流程或输入错误信息而导致交易失败,银行需要投入人力物力去解决这些问题。

  多家银行收缩无卡存取款业务的核心动因在于平衡风险防控与运营效率。随着电信网络诈骗和洗钱手段的不断升级,无卡存取款因其匿名性特征成为风险敞口较大的业务环节。相较于需要实体卡验证的传统方式,无卡操作虽然在便捷性上具有优势,但也削弱了银行对用户真实身份的核验能力。特别是在大额交易场景中,仅凭手机验证码或动态口令的验证机制难以满足反洗钱监管的穿透式审查要求。

  国内银行业收紧无卡存取款业务是适应市场变化和监管要求的必然选择。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给部分客户的便捷性带来影响,但从长远来看,有利于保障客户资金安全,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未来,银行在业务创新和风险防控之间如何找到更好的平衡点,将是行业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编辑网只对格式、排版等进行编辑,文章内容不代表编辑网观点。
转载注明来源:编辑网;作者:编辑网;链接: http://www.bianji.com/a/46118.html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淘宝店铺 | 编辑器下载 | 编辑发稿平台 | 媒体信息 | | 欢迎投稿
辽ICP备19018729号-3 Copyright © 2002-2024 bian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编辑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