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中关村论坛上传来重磅消息,多模态超级智能安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Beijing Key Laboratory of Super Intelligent Security of Multi-Modal Information)正式对外公开。该实验室依托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由人民中科等单位共同建设,并由人民中科首席科学家担任实验室主任。作为北京市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实验室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在超级智能和安全领域的研究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一直致力于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北京市高精尖产业领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多模态超级智能安全实验室的成立,正是响应这一号召,旨在推进超级智能领域的基础研究,开展超级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安全等前沿探索,力求解决复杂技术和应用问题,努力建成世界一流的科研平台。
超级智能,即超越人类智能的机器智能系统,是当前人工智能研究的热点和前沿。与当前普遍的预训练AI相比,超级智能在极少量样本数据上就能自主学习,具备类人直觉、规律洞察和复杂问题解决等优势。在科研、金融、医疗等复杂场景中,超级智能有着广泛的应用需求。以科学研究为例,它能够打破学科界限,直接分析海量实验数据,发现隐藏其中的科学规律和原理,从而构建全新的人机协同科研范式,极大拓展人类探索科学的范围、尺度和视角。
然而,我国人工智能的研究和应用虽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当前的大语言模型主要基于Transformer架构,依赖大量进口高性能芯片,成本高、幻觉多,难以真正落地到业务核心。此外,高质量数据的枯竭也进一步限制了这种范式的发展潜力。因此,加强人工智能的基础研究,寻找更高效的技术架构和方法体系,成为当务之急。
多模态超级智能安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的成立,正是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实验室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视频安全团队与人民中科为核心组建,将重点突破超级人工智能等技术路线,探索类脑智能、自主进化学习、超级人类对齐、自主高质量数据生成等颠覆性研究。同时,实验室还将研究和解决隐私保护、算法偏见、责任归属等现实问题,为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实验室将围绕五大方向开展深入研究。一是超级智能新范式构建,探索并构建有别于大数据、大模型、大算力的全新人工智能范式;二是认知能力模拟与增强,深入研究如何模拟及进一步增强超级智能的认知能力;三是智能决策系统的优化,提升超级智能在复杂且不确定环境中做出精准决策的能力;四是自主性和安全性提升,研究在不同场景下提升超级智能的自主性,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经济型;五是科研范式突破与重构,借助超级智能的超强科学规律发现能力,探索对现有科研范式和科学体系的重构。
人民中科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围绕实验室建设,全力开展超级人工智能的研究,并推进相关成果落地应用在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上。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多模态超级智能安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将成为我国超级智能和安全领域的研究高地,为推动我国人工智能事业的蓬勃发展做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