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商品条码指数(China Barcode Index, CBI)在2024年实现了显著提升,跃升至312点。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这一数据的跃升不仅凸显了中国商品经济的稳中有进,更展示了其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坚定步伐。
从2021年至2024年的商品条码指数折线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到,CBI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商品条码,作为商品的“身份证”,在我国的发展可谓稳健而有力。这一指数的增长,不仅反映了商品条码在数量上的增加,更体现了其在质量和应用广度上的显著提升。
进一步分析CBI的分指标,我们发现2024年我国商品条码存量已经是2014年的6.4倍,这一数据无疑展示了商品条码在我国商品经济中的迅速普及和广泛应用。同时,保有企业用户数量也增长了1.4倍,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了商品条码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用户平均申请的商品条码数量整体上逐年递增。这一趋势表明,我国企业不仅在数量上扩大了经营规模,更在产品多元化经营程度上取得了显著提高。企业不再满足于单一产品的生产与销售,而是通过不断拓展产品线,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从而提升市场竞争力。
截至2025年2月底,我国商品条码基础数据量已达2.15亿条,企业用户保有量超过59万家。这些数据的背后,是商品条码在推动我国商品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商品条码的广泛应用,不仅为商品的流通提供了便捷的手段,更为整个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CBI作为反映市场经济活跃程度的“晴雨表”,其持续增长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意义。在物流、仓储、零售等行业,商品条码的普及大大提高了运行效率,降低了成本,提升了服务质量。政府通过条码数据可以实时监测市场动态,优化资源配置,为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经济政策提供有力支持。
对于消费者而言,商品条码的普及使商品溯源更加透明,消费者可以更加放心地购买商品。这种透明度的提升,不仅增强了消费者的信任感,还激发了市场消费潜力,推动了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当下,商品条码作为数字化基础工具,其作用日益凸显。它不仅为企业提供了便捷的管理手段,还为企业的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商品条码,企业可以更加精准地掌握市场需求,优化产品结构,提升市场竞争力。
展望未来,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商品条码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其作用也将更加显著。中国商品条码指数的持续增长,将为中国商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推动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走得更远、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