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相关负责人就中药全产业链质量可追溯数据平台的建设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该平台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建设,旨在聚焦中药全产业链各个环节,制定全过程质量追溯的数据标准,确保中药材及中药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据介绍,中药全产业链质量可追溯数据平台每天更新中药材种植管理、饮片加工等最新信息,数据更新量达到约1.2万条,累计数据总量已超过2TB。这一庞大的数据集涵盖了中药材从种子种苗、中药材本身、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到中成药等不同业态产品的生产流通环节,为中药全产业链的质量管理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
目前,该平台已面向全国100余家重点中药生产企业,覆盖了113余种常用中药材。通过平台的建设和运行,工业和信息化部不仅实现了对中药生产全过程的监控和管理,还通过专门的产业化专项支持,推动了中药材生产的规范化和规模化。
在中药材的生产和种植方面,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重点项目、重点企业攻关生产装备和创新工艺,围绕150多种常用中药材开展良种繁育、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生产、推广、示范、应用。特别是对民族中药材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专门支持,稳步扩大了珍稀中药材的人工种植面积和养殖数量,保证了临床用药药品的正常生产。
此外,中药还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医药工业统计调查制度的主要统计监测内容。当前统计调查制度已纳入1400多家重点中药企业,涉及400多种中药饮片、200多种中成药、100多种中药材的生产、销售、出口等主要指标。这一制度确保了中药产业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为政府决策和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计划专门出台中药高质量发展相关的配套文件,实施中药原料的提质稳供、制造能力提升和卓越品牌培育等专项行动。具体措施包括建设高标准的大型中药原料生产基地,培育一批引领带动能力突出的中药工业企业,打造一批过亿元的中药大品种,以及建设一批数字化创新的载体和公共服务平台。
通过这些举措,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推动中药工业企业全产业链布局,促进上下游深度融合,营造健康产业生态。这将有助于提升中药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为中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