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的背景下,专精特新企业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正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据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国已累计培育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6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过14万家,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更是超过60万家,这一系列数据标志着中国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图片来源:
专精特新企业,特别是“小巨人”企业,以其独特的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点,在各自领域内深耕细作,成为行业标杆和领头羊。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小巨人”企业中,近九成属于制造业企业,且超八成分布在集成电路、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链上,这些领域正是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此外,“小巨人”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高达7%,平均授权发明专利达到22项,同比增长三成,远高于同规模企业,充分展示了其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强大实力。
特别是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相关领域,“小巨人”企业数量接近5000家,这些企业不仅拥有前沿的技术和创新能力,还具备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为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为了进一步优化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环境,近年来,中国税务部门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聚焦企业发展需求,精准落实税费优惠政策,为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相继出台,如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75%统一提高到100%,集成电路企业和工业母机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进一步提高至120%等,这些措施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税负,激发了企业的创新活力。
据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现行政策中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总额达到了20868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等支持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新兴产业的政策减税3025亿元,这些“真金白银”的减税降费红利,对科技创新和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支持作用明显。
业界专家指出,税收优惠政策不仅减轻了企业的财务负担,更重要的是,通过精准落实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和留抵退税等政策,进一步助力了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营造了有利于先进制造业发展的良好生态。这些政策的实施,不仅促进了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创新能力,还推动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增强了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
展望未来,随着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专精特新企业将继续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税务部门也将继续深化税收制度改革,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税收服务,助力企业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中取得更大突破,为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