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网讯 www.bianji.com 自今年以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金融监管总局”)会同相关部门,围绕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核心任务,不断完善政策体系,丰富金融工具,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力度。一系列举措的出台,不仅为科创企业提供了更加精准的金融服务,也进一步推动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科创产业的快速发展。
为扎实做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等部门于近日联合印发了《关于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工作方案》。该方案围绕培育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市场生态,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工作举措,旨在通过优化金融服务模式、创新信贷产品等方式,提升金融服务科创企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与此同时,金融监管总局在今年5月份发布的《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未来五年,银行业保险业将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多样化、可持续的“五篇大文章”服务体系,即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这一战略部署不仅为科技金融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整个金融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具体到科技金融领域,金融监管总局在今年1月份发布的《关于加强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的通知》中,更是细化了对银行机构的指导要求,鼓励其将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不断提升金融支持科技型企业质效。这一通知的出台,标志着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体系的正式建立,为科创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提供了全方位的金融支持。
据统计,2024年一季度,金融机构对科创企业的支持力度显著增强。截至一季度末,获得贷款支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达到21.73万家,获贷率达到47.9%,比上年末提高了1.1个百分点。科技型中小企业本外币贷款余额达到2.7万亿元,同比增长20.4%,增速远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这一系列数据充分表明,金融政策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正在不断加大,科创企业的融资环境正在逐步改善。
然而,发展科技金融并非易事。部分中小微科创企业由于自身特点,如缺乏抵押物、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较高等,往往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针对这一问题,金融监管部门和银行机构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模式,通过优化授信审批流程、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方式,努力打破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为科创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的融资渠道。
以广西南宁市为例,当地银行机构与税务部门深化数据共享,依托“银税互动”平台,为科创企业提供了基于纳税信用的快速融资服务。这种创新模式不仅有效缓解了科创企业的科研资金压力,还促进了税银企之间的高效联动,为破解科创企业融资痛点提供了有益借鉴。
展望未来,随着金融政策的持续完善和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科技金融将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银行业金融机构也将继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为我国科技创新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