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正文

中央企业海洋工程技术创新联合体在京成立,共谋深海探索新篇章

2024-07-17 08:16:08 来源: 编辑网
7月15日,北京迎来了一场汇聚科技与海洋梦想的盛会——“中央企业海洋工程技术创新联合体”(以下简称“创新联合体”)成立大会在此隆重召开

  编辑网讯 www.bianji.com   7月15日,北京迎来了一场汇聚科技与海洋梦想的盛会——“中央企业海洋工程技术创新联合体”(以下简称“创新联合体”)成立大会在此隆重召开。此次大会由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交集团”)牵头,旨在集中优势力量,突破海洋工程技术领域的“卡脖子”问题,推动我国海洋工程技术的创新发展。


图片来源:

  大会在热烈的氛围中拉开帷幕,来自国务院国资委、交通运输部、自然资源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多个部委的领导,以及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多位院士和行业专家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时刻。组建创新联合体是国务院国资委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中交集团将充分发挥牵头作用,推动海洋工程技术创新,为实现海洋强国战略贡献力量。

  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翦知湣、中国工程院院士欧进萍和张喜刚分别作了精彩的主旨报告,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了深海工程与技术发展、海上漂浮建筑及城镇与能源基础设施、以及桥梁工程从浅海走向深海的挑战与机遇。翦知湣院士在报告中指出,深海探索对于理解地球气候变化、开发深海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已在大洋钻探领域取得显著成就,并正在建设海底科学观测网,为深海研究装上“人类眼睛”。

  欧进萍院士则展望了海上漂浮城市的未来,介绍了国内外漂浮城市项目的最新进展,并分享了团队在浮式海洋平台结构研究方面的成果。他强调,漂浮城市不仅是应对海平面上升的有效手段,更是未来海洋空间拓展的重要方向。

  张喜刚院士则聚焦于深海桥梁的研究,指出深海桥梁建设面临诸多技术挑战,但团队已针对未来更大跨度的深海桥梁开始新型复合技术的研究,力求在安全、长寿、健康运维等方面取得突破。

  创新联合体的成立,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和需求。该联合体由国务院国资委科技创新局指导,以中交集团等10家行业领军的海洋工程中央企业为核心,联合清华大学等24家具有海洋学科优势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12家大型企事业单位及民营龙头企业,共同组建而成。这一强强联合的阵容,将为我国海洋工程技术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创新联合体将主要瞄准海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运维、海洋风电光伏工程施工、海岸带海湾保护修复与开发利用、岛礁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深海铺管铺缆等五大领域进行攻关。近期,联合体已确定了深远海域大容量风力工程施工新体系与关键技术装备、3500吨深水大型海上风电安装平台、5000吨全回转起重船等重点任务,旨在快速突破关键技术,抢占海洋工程领域的创新发展主动权。

  为确保创新联合体高效运转,联合体成立了指挥部,设立了战略咨询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和技术组等多个机构,并建立了工作调度、收益共享、风险共担、技术交流等机制。这些举措将有力保障创新联合体在资源配置、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协同作战能力。

  大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海洋工程技术创新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未来,创新联合体将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的优势力量,深化产学研用融合,推动海洋工程技术创新取得更多突破性成果,为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提供坚实支撑。

编辑网只对格式、排版等进行编辑,文章内容不代表编辑网观点。
转载注明来源:编辑网;作者:编辑网;链接: http://www.bianji.com/a/43992.html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淘宝店铺 | 编辑器下载 | 编辑发稿平台 | 媒体信息 | | 欢迎投稿
辽ICP备19018729号-3 Copyright © 2002-2024 bian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编辑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