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0日,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主办、汽车物流分会承办的2025汽车物流行业年会在重庆盛大开幕。作为汽车物流领域年度盛会,本次会议以“锚定‘十五五’·智启新征程”为主题,吸引来自政府部门、研究机构、行业协会及全国近400家企业的1300余名代表参会,共同探讨汽车产业与物流行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会议同期发布《中国汽车物流发展报告(2025)》,系统梳理行业现状并展望未来趋势。

“十五五”规划下汽车产业六大战略方向
会议开幕式上,主办方结合国家“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六大核心战略方向:
应对外部环境变革:全球产业链重构与地缘政治波动下,需构建安全可控的供应链体系;
量质协同发展:在市场规模扩张的同时,推动全产业链效率提升与价值跃迁;
深化融合化进程:加速汽车制造与物流服务、数字技术的跨界融合,培育新业态;
突破关键技术:聚焦智能网联、新能源、轻量化材料等领域,实现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的跨越;
激活内需市场:依托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推动消费升级与产业升级互促共进;
拓展全球布局:通过“一带一路”等平台深化国际合作,构建多元化市场网络。
相关报告指出,上述方向既是应对全球产业竞争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汽车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关键抓手。
七大趋势勾勒行业未来图景
基于“十五五”规划框架,会议提出汽车产业及物流领域将呈现七大核心趋势:
量质齐升驱动增长:宏观经济稳健运行背景下,汽车年产销量预计突破3500万辆,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60%,带动物流需求结构性升级;
技术创新领跑全球:智能驾驶、固态电池等领域有望实现技术突破,中国标准或成为全球行业标杆;
融合化生态加速形成:汽车制造与物流服务深度绑定,催生“生产+物流+后市场”一体化服务模式;
国产品牌强势崛起:自主品牌市场份额突破70%,高端化、全球化步伐加快;
运营模式迭代创新:共享仓储、循环取货、无人配送等新模式广泛应用,物流成本占比降至8%以下;
标准化体系日益完善:从零部件运输包装到智能仓储设备,全链条标准覆盖率超90%;
全球布局多点开花:东南亚、中东、拉美成为新增量市场,中国汽车物流企业海外仓建设提速。
千亿级市场背后的创新实践
会议期间,多家企业展示了一系列创新成果:
智能物流装备:某企业发布的无人驾驶牵引车实现L4级自动驾驶,在封闭园区场景下效率提升40%;
数字供应链平台: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零部件全生命周期追溯,库存周转率提高25%;
绿色包装方案:可循环折叠周装箱替代传统木箱,单件成本降低60%,年减少碳排放超10万吨。
此外,长安民生物流、安吉物流等企业分享了“成渝双城经济圈”汽车物流协同案例,通过跨区域资源共享,实现运输时效提升15%、空驶率下降至8%以下。
政企学研共谋发展新路径
在“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圆桌论坛上,与会代表深入探讨行业痛点与破局之道:
政策层面:建议加快制定智能网联汽车物流标准,完善跨境数据流动规则;
技术层面:呼吁加强5G-A、AI大模型等基础设施投入,推动物流全环节数字化;
生态层面:倡导建立汽车物流行业数据共享平台,打破企业间信息孤岛。
会议同期举办“新技术·新装备”展览,集中展示无人仓、智能分拣系统、低碳运输工具等前沿技术,吸引众多企业洽谈合作。
结语: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本次年会释放出明确信号:在“十五五”规划指引下,中国汽车物流行业正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效益优先,从跟随创新转向引领发展。随着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加速涌现,行业有望在2030年前建成全球领先的智慧物流体系,为汽车产业全球化竞争提供坚实支撑。
会议主办方表示,未来将持续搭建政企对话平台,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助力中国汽车物流行业在全球价值链重构中占据制高点。
数据支持:
参会企业覆盖整车制造、零部件供应、物流服务等全链条
会议设置1个主论坛、6个分论坛及3场闭门研讨会
现场达成合作意向超200项,涉及金额逾50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