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台湾基隆港烟尘弥漫,在压抑与暴力交织的家庭氛围中,内向寡言的少女林小丽(白小樱 饰)如一颗蒙尘的星辰,在迷惘中艰难成长,内心满是对逃离黑暗的渴望。直到遇见无惧眼光、自在生活的李莉莉(林品彤 饰),她才仿佛在黑暗中窥见了世界的斑斓色彩,自由、美好与无限可能性在她心底悄然萌芽。然而,这份对光明的向往却如同一把锐利的剑,刺痛了母亲阿娟(汤毓绮 饰)那早已被现实磨得千疮百孔的过往创伤。当年,阿娟也曾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却被无情的生活紧紧困住,那道伤痕成了她一生都难以摆脱的阴影。女孩与女人,在命运的交错中互相映照,如同两面镜子,清晰地照出彼此的伤痛,却又无能为力。

这部名为《女孩》的影片,带有舒淇强烈的自传色彩。十多年前,在《刺客聂隐娘》的片场,侯孝贤导演那句“写你最熟悉、最想说的东西”,如同一束光照进了舒淇的内心,开启了她长达十年的剧本创作之旅。从演员到导演,这是一次全新的身份跨越,而舒淇在这条道路上走得并不轻松。她不断推翻、重写,每一个情节、每一句对白都经过了她反复的琢磨与思考。甚至,她曾用整整一年的时间来思考影片的结局,只为能呈现出最真实、最动人的故事。
2023年威尼斯电影节期间,舒淇以评委的身份沉浸在一部又一部佳作之中。那些精彩的影片如同璀璨的星辰,在她心中激起了层层涟漪。终于,她下定决心“不要再犹豫”,留在意大利,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份长久萦绕心头的剧本创作中。经过无数个日夜的精心雕琢,翌年夏末秋初,电影《女孩》顺利拍摄完成。

《女孩》的成功入围今年威尼斯主竞赛单元,无疑是舒淇导演生涯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是继演员、评委等身份后,她首次以导演的身份登上国际影展的舞台,向世界展示她的才华与魅力。世界首映结束后,全场观众起立鼓掌长达15分钟,那热烈而持久的掌声如同潮水一般,将舒淇淹没。那一刻,她当场落泪,泪水中有激动,有欣慰,更有对多年努力的感慨。
随后,影片又在多伦多电影节完成了北美首映。与威尼斯充满艺术气息的氛围相比,多伦多电影节更贴近普通观众。在这里,舒淇参加了每一场公共放映,与观众面对面交流。不少女性观众在电影中找到了自己内心的回声,她们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感受到了那份对自由和美好的渴望,以及在现实生活中所遭遇的无奈与挣扎。
舒淇以《女孩》开启了自己的导演新篇章,她用镜头捕捉了那个特定时代的情感与命运,将女孩与女人之间的复杂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这部影片不仅是一个故事,更是一段跨越时光的心灵之旅,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美好与脆弱,也让我们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思考。相信在未来,舒淇会以导演的身份带给我们更多精彩的作品,继续在光影的世界中绽放她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