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正文

新盛会:第113届全国糖酒会南京启幕:“百城万店”促消费活动拉动千亿市场

2025-10-20 08:13:03 来源: 综合人民网
  ——酒类流通行业创新升级,消费季激活市场新动能

  10月16日至18日,第113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盛大举行。作为中国酒类行业的“风向标”,本届糖酒会不仅汇聚了全球数千家酒企、经销商及行业专家,更在开幕期间举办了“百城万店金秋美酒消费季”活动成果发布会。据中国酒类流通协会统计,这场历时近40天、覆盖全国超百座城市的消费促进活动,预计带动酒类消费总额超千亿元,为行业转型升级与市场潜力释放提供了全新范本。


图片来源:编辑网图片分享系统

  促消费新范式:从营销到行业生态重构

  “促消费不仅是短期营销手段,更是对行业发展模式的深度探索。”中国酒类流通协会秘书长秦书尧在发布会上指出,当前酒类市场面临供给结构优化、消费场景迭代、消费者需求多元化等多重挑战,而“促消费”的本质是通过重构人、货、场的关系,实现消费规模与质量的双重提升。

  他进一步提出三大维度变革:

  人的维度:从“消费者”转向“生活伙伴”,强调情感共鸣与文化认同;

  货的维度:从“产品”升华为“价值载体”,注重品质、品牌与体验的融合;

  场的维度:从“传统渠道”进化为“体验空间”,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消费场景。

  这一理念在“百城万店金秋美酒消费季”中得到充分实践。活动以“为生活 更美好”为主题,通过“品牌日+城市周+门店体验”的多层级设计,将酒类消费融入餐饮、文旅、社交等生活场景,形成“全域覆盖、全链联动”的新格局。

  千亿消费浪潮:全国联动激活市场潜能

  自9月9日启动以来,本次消费季在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指导下,迅速席卷全国。据发布会披露,活动覆盖31个省份、200余个重点城市及600余个县级市场,联动超500家酒类流通企业、上万家终端门店,形成“中心城市引领、县域市场下沉”的立体网络。

  数据亮点

  消费规模:预计带动酒类销售额超千亿元,其中高端白酒、精品葡萄酒及低度潮饮成为增长主力;

  渠道参与:线上电商平台(如京东、天猫)销售额同比增长45%,线下门店通过“即时零售”模式实现单店日均客流量提升30%;

  文化赋能:全国举办超2000场品鉴会、酒文化讲座及沉浸式体验活动,吸引超50万消费者参与,有效提升品牌认知度与用户粘性。

  “活动证明,酒类消费不仅是‘买与卖’,更是文化传递与生活方式的共建。”参与活动的某头部酒企负责人表示,通过“场景化营销”,企业成功触达年轻消费群体,旗下低度果酒产品复购率较活动前提升25%。

  行业标杆:消费季树立创新升级样本

  作为近年来酒类流通领域规模最大的促消费活动,“百城万店金秋美酒消费季”不仅实现了短期销售增长,更推动了行业长期变革。

  其一,技术赋能渠道升级。活动期间,多家企业试点“AI品鉴师”“虚拟酿酒工坊”等数字化工具,通过大数据分析消费者偏好,实现精准选品与动态定价。例如,某区域连锁酒行利用“智能荐酒系统”,将门店客单价提升18%,同时降低库存周转周期至30天以内。

  其二,文化IP构建差异化竞争力。活动联合非遗传承人、美食博主等跨界资源,打造“酒+美食”“酒+艺术”等主题IP。在南京会场,一场融合金陵文化与黄酒品鉴的“秦淮夜宴”吸引千余名游客参与,相关话题在社交媒体曝光量超2亿次。

  其三,供应链协同提效。针对县域市场物流成本高、配送效率低的问题,活动推动“中心仓+前置仓”模式落地,通过共享仓储资源,使偏远地区订单履约时效从72小时缩短至24小时。

  成果报告发布:指引未来发展方向

  大会同期发布的《2025百城万店金秋美酒消费季成果报告》指出,当前酒类消费呈现三大趋势:

  年轻化:Z世代(18-30岁)消费者占比达35%,低度酒、气泡酒等品类增速超60%;

  个性化:定制酒、小众产区产品需求激增,企业需通过柔性生产满足细分市场;

  体验化:70%消费者愿意为“品鉴课程”“酒庄游”等增值服务支付溢价。

  报告建议,行业应加快构建“数据驱动+文化赋能+生态共建”的新模式,同时呼吁政策层面加大对县域市场数字化改造、酒文化保护传承的支持力度。

  结语

  从南京糖酒会的展台到全国万家门店的消费热潮,“百城万店金秋美酒消费季”不仅是一场千亿规模的商业盛宴,更成为酒类流通行业破局重构的里程碑。当机械臂在展厅内智能调酒,当消费者在古城墙下举杯共饮,中国酒业正以创新为笔,书写“促消费、兴文化、强产业”的新篇章。正如秦书尧所言:“酒类的未来,不在货架之上,而在生活之中。”

编辑网只对格式、排版等进行编辑,文章内容不代表编辑网观点。
转载注明来源:编辑网;作者:编辑网;链接: http://www.bianji.com/a/47623.html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淘宝店铺 | 编辑器下载 | 编辑发稿平台 | 媒体信息 | AI自助写稿 | | 欢迎投稿
辽ICP备19018729号-3 Copyright © 2002-2024 bian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编辑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