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正文

抖音电商重拳出击食品虚假营销,专项治理守护消费安全

2025-10-11 08:12:05 来源: 综合人民网
  近年来,食品虚假营销成为电商领域的顽疾。部分商家为牟取暴利,通过虚假标签、夸大功效、混淆品牌等手段误导消费者,严重破坏市场公平

  近年来,食品虚假营销成为电商领域的顽疾。部分商家为牟取暴利,通过虚假标签、夸大功效、混淆品牌等手段误导消费者,严重破坏市场公平与信任。为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抖音电商近日宣布启动食品行业专项治理行动,以更严格的标准规范经营秩序,通过技术识别与人工巡查结合,严打虚假宣传行为。


图片来源:编辑网图片分享系统

  专项治理初见成效,404个月饼商品遭封禁

  近期,抖音电商在巡查中发现多起食品虚假宣传与违规销售问题,尤其在月饼等节令食品领域表现突出。部分商家利用节日消费高峰,通过虚假标签、功效夸大等手段诱导下单。对此,平台已累计封禁404个违规商品,处置违规达人468名,并下架一批存在安全隐患的商品。

  抖音电商相关负责人表示:“食品安全是民生底线,平台对虚假宣传零容忍。此次专项治理覆盖商品标签、宣传话术、品牌混淆等全链条,通过数据监测与人工复核,确保违规行为无所遁形。”

  四大典型违规案例曝光,商家遭严惩

  为警示商家合规经营,抖音电商公布了四类典型虚假营销案例及处置结果:

  案例一:虚假食品标签,混淆产品属性

  少数商家在商品包装上使用奶牛、牧场等图案营造“乳制品”观感,实为仅含少量牛乳成分的蛋白固体饮料。更有商家将“固体饮料”字样以极小字号置于包装角落,导致消费者误购。平台已对相关商家实施限制单量、封禁商品、停业整顿等处罚,并要求商家在标题、主图、详情页首屏等位置规范标注食品类别。

  案例二:夸大食品功效,违规宣称医疗用途

  部分商家通过直播话术或商品详情页,暗示普通食品具有“强肝强肾”“增强免疫力”等功效,甚至使用“绛唐”等变体词规避审核。例如,某商家宣称其产品添加“黄芪”成分可“治疗肾虚”,实则无科学依据。平台已对此类商家清退店铺,并强调普通食品不得宣称疾病预防、治疗功能。

  案例三:故意混淆品牌,山寨名称误导消费

  一些商家通过模仿知名品牌名称、包装或直播话术,造成消费者误认。例如,使用“旺好牛奶”“康帅傅”等山寨名称,或在直播中暗示产品与澳洲某乳制品品牌存在关联。平台已对涉事商家处以封禁商品、清退店铺等处罚,并要求商家避免使用近似标识或蹭名行为。

  案例四:虚假商业宣传,伪造销量与权威背书

  少数商家通过伪造进口奶源地、冒用医疗机构名义或虚构“专家推荐”等内容,骗取消费者信任。例如,某商家将国产蛋白固体饮料包装成“澳洲进口”,并援引无法证实的“科学研究”夸大功效。平台已对此类行为展开全面清查,要求商家宣传内容真实、可核验。

  技术+人工双巡查,构建长效治理机制

  为巩固治理成果,抖音电商将强化数据分析与实时监测,对未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拒不整改的商家从严处置。依据《抖音电商创作者〈严重虚假宣传〉实施细则》,违规商家将面临限制单量、封禁商品、停业整顿乃至清退等处罚。同时,平台将加强与监管部门协作,对情节严重者依法移送处理。

  抖音电商安全与信任中心负责人指出:“未来平台将通过AI图像识别、语义分析等技术手段,结合人工巡查团队,实现对食品宣传内容的全覆盖监管。例如,系统可自动识别商品包装上的字号、图案是否合规,直播话术是否存在功效夸大。”

  呼吁诚信经营,共建安全消费环境

  抖音电商呼吁广大商家坚守合规底线,杜绝虚假宣传行为。平台同步发布《食品行业合规经营指南》,明确要求商家在商品标题、主图、详情页等位置规范标注食品名称及类别,避免使用模糊话术或变体词规避审查。

  消费者如发现违规商品或行为,可通过抖音站内举报功能或发送邮件至jubao@douyin.com反馈。平台将48小时内响应处理,并定期公布治理进展。抖音电商安全与信任中心表示:“只有商家诚信经营、消费者积极监督,才能共同营造公平、透明的电商生态。”

  此次专项治理行动标志着抖音电商对食品虚假宣传的“零容忍”态度。未来,平台将持续深化技术赋能与规则完善,推动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让消费者在抖音电商“放心购、安心吃”。

编辑网只对格式、排版等进行编辑,文章内容不代表编辑网观点。
转载注明来源:编辑网;作者:编辑网;链接: http://www.bianji.com/a/47579.html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淘宝店铺 | 编辑器下载 | 编辑发稿平台 | 媒体信息 | AI自助写稿 | | 欢迎投稿
辽ICP备19018729号-3 Copyright © 2002-2024 bian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编辑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