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社会力量助力‘三北’工程建设座谈会”顺利举办,会上公布的一系列数据令人瞩目。40年来,中国绿化基金会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国土绿化领域成果斐然,累计动员数亿人次投身其中,筹集生态公益资金超50亿元,带动社会各界植树达15亿余株,实施重点生态项目3000余个,生态修复面积达700万亩,为我国生态建设筑牢了坚实根基。

图片来源:编辑网图片分享系统
四十载砥砺奋进,公益硕果满枝头
自成立以来,中国绿化基金会始终秉持初心,在生态公益之路上稳步前行。40年间,其动员范围之广、参与人次之多、筹集资金之巨、植树数量之丰、项目覆盖之全、修复面积之大,均彰显出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和生态修复实力。从广袤的沙漠到繁华的城乡,从辽阔的草原到静谧的湿地,从潺潺的水源地到郁郁葱葱的森林,基金会的生态项目如繁星般遍布大江南北,为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紧跟决策部署,构建全民绿化体系
中国绿化基金会始终将党的全面领导作为行动指南,紧密围绕党中央关于国土绿化事业的重大决策部署开展工作,与国家林草事业发展同频共振。通过实施一系列重点公益品牌项目,积极拓展生态公益参与渠道,构建了线上线下融合的全民绿化行动体系。线上,借助互联网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公益活动,让公众足不出户就能参与绿化行动;线下,组织各类植树造林、生态保护活动,吸引社会各界人士亲身参与。这种全方位、多层次的参与体系,使社会公众参与绿色公益事业变得更加便捷,激发了全民参与生态建设的热情。
聚焦主责主业,共筑绿色生态长城
面对未来,中国绿化基金会明确了发展方向。将紧紧围绕国家林草局重点工作,聚焦“三北”工程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交流合作等发展主题。在“三北”工程建设中,充分发挥生态公益慈善平台作用,凝聚更广泛的社会力量,为打好打赢“三北”工程攻坚战提供有力支持。同时,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护生态平衡,让生态文明的种子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通过国际交流合作,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提升我国生态建设水平,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新贡献。
多方建言献策,共绘生态美好蓝图
国家林草局业务联系司局相关负责人对社会力量参与“三北”工程建设提出了宝贵建议。强调要提高思想认识,深刻认识到“三北”工程建设对于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意义;创新参与方式,鼓励社会力量探索多元化、个性化的参与途径;实现互促共赢,让社会力量在参与生态建设的过程中获得发展机遇;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宣传引导,提高社会公众对生态建设的关注度和参与度。这些建议为社会力量参与“三北”工程建设指明了方向,有助于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建设的良好局面。
站在40周年的新起点上,中国绿化基金会肩负着新的使命和责任。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相信“三北”工程的绿色长城将更加坚固,我国的生态环境将更加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必将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