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8日,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保”)发布中期业绩报告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保费收入4546亿元,同比增长6.4%;净利润359亿元、总投资收益415亿元、人身险新业务价值88亿元,三项核心指标均创历史同期新高。与此同时,公司综合成本率降至95.3%,为近十年同期最优水平,标志着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图片来源:编辑网图片分享系统
风险保障与灾害应对:1780万亿保障金额覆盖全国
报告显示,中国人保上半年承担风险保障金额达1780万亿元,同比增长6.9%;赔付支出2335亿元,同比增长14%。在重大灾害应对中,公司高效完成西藏定日地震等153起灾害事故理赔,巨灾保险覆盖全国23个省份、127个地市,保障人口4.4亿,为灾后重建提供坚实支撑。
此外,公司服务实体经济投资规模突破1.1万亿元,重点支持国家战略领域。其中,金融“五篇大文章”(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投资规模较年初增长12.4%,成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
金融“五篇大文章”:科技、绿色、普惠领域亮点纷呈
在科技金融领域,中国人保通过专项分中心承保高新技术企业12.7万家,并推出全国首批生成式人工智能生产内容侵权责任险,助力创新风险管控。绿色金融方面,公司承保新能源车616万辆,同比增长36.8%;为风电、光伏、水电等清洁能源提供风险保障6834亿元,绿色投资规模达1404亿元,同比增长13.6%。
普惠金融领域,政策性健康险项目覆盖超10亿人次,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和收入保险承保面积达3.4亿亩,服务新市民人群1772万。养老金融方面,第二支柱年金管理规模达6783亿元,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规模保费同比增长177.4%,商业养老金管理资产规模较年初增长2倍,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
风险减量服务:数字赋能提升防灾能力
中国人保上半年大力推进风险减量服务,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风险管理效能。公司出具数字风勘报告191.4万份,实现法人业务数字风勘全覆盖;为个人客户提供风险减量服务2814.5万次,为法人客户提供服务449.2万次。此外,公司绘制大灾应急能力图谱,优化理赔流程,缩短灾后补偿周期,助力社会韧性建设。
资本实力增强:投资资产突破1.7万亿
截至6月30日,中国人保合并净资产达389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1%;投资资产规模突破1.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7.2%。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76%,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19%,资本实力持续巩固,为业务扩张提供有力支撑。
在资产配置方面,公司表示将加大权益投资力度,优化投资策略,平衡绝对收益与相对收益、当期收益与长期收益的关系,并落实长周期考核机制,提升投资稳定性。
未来战略:聚焦新质生产力与数字化转型
展望下半年,中国人保提出三大重点方向:一是围绕新质生产力培育、城市更新、人口结构变化及企业“走出去”等需求,创新保险产品供给;二是强化AI、大数据等领域自主研发能力,启动西部数据中心一期建设,推动数字化转型;三是统筹稳增长与防风险,优化负债与资产管理,提升巨灾风险应对能力。
公司透露,将通过“保险+服务”模式拓展产业链价值,例如在健康管理领域整合资源,打造“防-治-赔”一体化生态;在农业保险中引入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技术,实现精准承保理赔。
数据看板
上半年保费收入:4546亿元(同比+6.4%)
净利润:359亿元(历史新高)
总投资收益:415亿元(历史新高)
人身险新业务价值:88亿元(历史新高)
综合成本率:95.3%(十年同期最优)
服务实体经济投资:超1.1万亿元
绿色投资规模:1404亿元(同比+13.6%)
新能源车承保量:616万辆(同比+36.8%)
从风险保障到资产配置,从数字化转型到服务国家战略,中国人保正以高质量发展路径诠释“保险姓保”的深层内涵。随着一系列战略举措落地,公司有望在支持实体经济、守护民生安全中发挥更大作用,为行业树立价值转型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