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2025人民数据大会“数据要素×数智养老”平行论坛在深圳举办。本次论坛由人民网主办、人民在线承办、东软集团支持,汇聚民政、卫生健康等部门代表,以及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围绕数据要素驱动下的数智养老技术创新、区域实践与产业生态构建展开深度研讨,为我国老龄化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前瞻性思路。

图片来源:编辑网图片分享系统
数据赋能养老:从“经验决策”到“数据决策”
人民网-人民在线相关负责人在发言中指出,作为国内较早从事互联网舆情监测与研究的专业机构,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人民在线近年来积极探索大数据在养老领域的应用,发布多份社会评价与舆情观察报告,推动养老产业向数据化、智能化转型。未来,该机构将持续关注数智养老热点,整合数据资源,为行业提供智力支持,助力构建更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
深圳实践:织密养老服务网络,打通供需堵点
深圳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在发言中表示,深圳近年来深化养老服务改革,构建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养老服务网络,并依托社会组织整合医疗、康复、社工等资源,搭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这一模式有效破解了服务覆盖不足、供需对接不畅等难题,让优质养老服务精准触达老年群体。他呼吁政企社各方以论坛为契机深化合作,共同推进深圳数字养老高质量发展。
报告发布:数智养老社会关注度高,六大趋势显现
论坛期间,人民在线品牌研究院发布《2025数智化赋能养老产业发展社会评价报告》。报告显示,数智化赋能养老产业的社会关注度持续走高,政策驱动效应显著,服务效能与智能生态成为舆论焦点。从地域分布看,老龄化程度高、经济发达地区的讨论声量更大,社会整体评价以正面为主。报告还提出六大趋势:产品供给精准化、服务升级智能化、数据要素价值化、资源整合协同化、银龄数字素养普及化、监管治理标准化。
专家建言:以需求为导向,构建“技术+服务+情感”体系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原相关负责人指出,现代数字技术推动养老服务体系重塑需聚焦三大升级:居家养老实现“服务找人”的智能转变;社区养老打造“15分钟智慧生活圈”;机构养老提升专业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他强调,数智养老应以老年人需求为核心,构建“技术+服务+情感”与“应用+融合+创新”的双轮驱动模式。
企业方案:东软推出城市养老创新平台,破解服务碎片化难题
东软集团代表介绍了其城市养老创新解决方案,核心是构建统一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解决服务覆盖不足、标准不统一、监管缺位等问题。该平台通过“市场侧生态运营”与“事业侧政府监管”双轮驱动,整合“教医养康旅”资源,实现供需精准对接。例如,市场侧以数据空间为支撑,链接服务商与用户;事业侧则纳入补贴发放、服务监管等功能。目前,该方案已在多地试点,未来计划与更多城市及生态伙伴合作,共同应对老龄化挑战。
圆桌对话:聚焦技术赋能与生态协同
论坛设置两场圆桌对话,围绕“智慧养老服务创新路径”与“养老数字化生态构建”展开。与会嘉宾分享了多地创新模式:如某地通过智能穿戴设备实时监测老人健康,某社区利用大数据优化配送餐服务。在技术赋能方面,专家建议加强跨部门数据共享,推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与养老场景深度融合;在生态构建上,提出建立产业链协同机制,鼓励企业、社会组织、科研机构共同参与标准制定与服务创新。
此次论坛通过政策解读、案例分享与趋势研判,为数智养老产业发展提供了多元视角与实践路径。与会者普遍认为,随着数据要素与养老服务的深度融合,我国老龄化社会服务体系将迈向更高效、更人性化的新阶段。未来,需持续推动技术创新、完善监管机制、强化社会协同,让数字技术真正惠及每一位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