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稳中提质,高端化步伐加快
作为经济“压舱石”,制造业上半年销售收入增速较全国企业总体水平快1.5个百分点,成为稳增长的核心动力。其中,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表现尤为亮眼,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8.9%和11.9%,印证了产业结构向“高端化”迈进的趋势。
图片来源:编辑网图片分享系统
税务总局相关负责人分析,税费优惠政策持续发力是关键推手。例如,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升至100%、先进制造业增值税加计抵减等政策,直接降低了企业创新成本。数据显示,上半年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2.3%,专利申请量增加18%,技术驱动特征显著。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为例,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企业销售收入平均增长超20%,带动全产业链产值突破2万亿元。
新质生产力崛起,数字经济融合提速
高技术产业与数字经济成为增长新引擎。上半年,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3%,其中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增速超20%,反映创新产业集群加速形成。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0.1%,企业采购数字技术金额增长9.9%,表明“数实融合”从单点突破迈向全链条渗透。
典型案例中,某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为企业提供数字化改造服务,帮助其生产效率提升30%,订单交付周期缩短40%;而某云计算企业客户数量较去年同期增加50%,覆盖制造、物流、能源等十余个行业。税务专家指出,数字技术正重塑传统产业生态,为经济增长注入“绿色动能”——上半年,数字化改造企业单位产值能耗平均下降8.5%。
“两新”政策显效,消费市场活力迸发
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简称“两新”政策)持续发力,形成投资与消费双向拉动。增值税发票显示,上半年企业采购机械设备金额同比增长11.1%,延续去年以来两位数增长态势,工业技改投资占比提升至35%。
消费端表现更为突出:电视机、冰箱等家电零售额分别增长45.3%和56.6%,家具零售增长34%,手机等通信设备零售增长25.4%。政策红利与市场需求的共振效应显著——以某电商平台为例,其“以旧换新”订单量占家电品类总销量的40%,补贴金额超10亿元,直接带动销售额增长60%。商务部研究院专家认为,此类政策不仅激发了短期消费,更推动了绿色智能产品普及,助力产业升级。
统一大市场建设深化,区域协同增强
数据还揭示了国内市场一体化进程的提速。上半年,全国省际间销售额占比达40.7%,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显示区域间贸易壁垒持续破除。分区域看,长三角、京津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省际贸易额分别增长9.2%、8.5%和10.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物流成本下降是重要标志。通过增值税发票数据测算,企业跨省运输费用占销售收入比重较2022年下降1.2个百分点,反映出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与物流效率提升的双重成效。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统一大市场建设正从“破壁垒”转向“畅循环”,未来将重点优化要素资源配置,推动产业链供应链跨区域高效协作。
展望:政策护航,经济行稳致远
税务总局收入规划核算司负责人表示,增值税发票数据作为经济活动的“晴雨表”,印证了上半年中国经济在转型升级中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下半年,随着大规模设备更新、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政策加力实施,企业创新活力与市场信心有望进一步增强。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指出,当前经济运行中“新动能培育与传统产业改造并行”“投资与消费良性互动”“区域协同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共建”三大特征,为完成全年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改革红利持续释放,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步伐将更加稳健。
结语
从制造业高端化到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从“两新”政策激活内需到统一大市场破局,增值税发票数据勾勒出一幅结构优化、动能转换的经济新画卷。在宏观政策精准调控与微观主体创新活力的共同作用下,中国经济正以高质量发展姿态迈向更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