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正文

我国IPv6规模部署加速跃升 活跃用户突破8.3亿,移动端流量占比超六成

2025-08-04 08:20:24 来源: 综合人民网
  据国家IPv6发展监测平台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我国IPv6活跃用户数已达8 34亿,占全国网民总数的75 29%,较去年同期增长12 6个

  据国家IPv6发展监测平台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我国IPv6活跃用户数已达8.34亿,占全国网民总数的75.29%,较去年同期增长12.6个百分点;全国IPv6网络流量占比攀升至31.12%,其中移动网络IPv6流量占比达66.00%,固定网络占比为28.32%。这一系列数据表明,我国IPv6规模部署已从“能用”迈向“好用”阶段,为全球互联网升级提供了“中国方案”。


图片来源:编辑网图片分享系统

  移动端应用加速“IPv6化”,200款主流App流量占比突破70%

  为检验IPv6在消费级互联网场景中的落地成效,推进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专家委员会近期组织对国内用户量排名前200的移动互联网应用(App)开展专项测试。测试通过动态抓取App运行过程中的网络协议连接数据,统计得出:在移动网络环境下,200款App平均IPv6流量占比达72.87%,较2024年底提升18.3个百分点;其中,微信、抖音、支付宝等46款头部应用的IPv6流量占比超过90%,标志着我国主流互联网服务已实现IPv6协议的深度覆盖。

  “移动端的高占比得益于终端、网络、应用的三方协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专家指出,目前国内新上市智能手机已100%支持IPv6,三大运营商5G网络全面开启IPv6单栈试点,而头部互联网企业也主动优化服务器配置,例如阿里巴巴已将80%的云服务节点升级为IPv6/IPv4双栈架构,确保用户“无感知”切换。

  政策驱动生态完善,央地联动构建“IPv6+”产业矩阵

  我国IPv6的跨越式发展,离不开政策与市场的双轮驱动。自2017年《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发布以来,中央网信办、工信部等部门连续出台多项政策,将IPv6部署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并设立“国家IPv6发展创新终端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地方层面,北京、上海、广东等地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措施,推动数据中心、CDN节点等基础设施升级,例如上海张江科学城已建成全国首个全域IPv6+工业互联网示范区。

  产业生态的完善同样关键。华为、中兴等设备商加速研发IPv6+确定性网络、SRv6等新技术;腾讯、百度等企业则聚焦应用创新,如腾讯云推出基于IPv6的边缘计算服务,将视频渲染时延降低至20毫秒以内。据统计,我国IPv6产业链相关企业已超2000家,形成从芯片、终端到云服务的完整闭环。

  从“规模部署”到“创新应用”,IPv6赋能数字经济新场景

  随着流量占比突破临界点,IPv6正从技术升级转向价值创造。在智慧城市领域,南京“城市大脑”通过IPv6+AIoT技术,实现千万级设备同时在线,支撑交通调度、环境监测等场景的实时决策;在工业互联网中,海尔集团利用IPv6唯一地址特性,为每台家电赋予“数字身份证”,使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效率提升40%。

  更值得关注的是,IPv6与新技术融合催生新业态。中国移动联合华为在雄安新区开展“IPv6+6G”试验,验证了太赫兹通信与智能超表面的协同组网能力;中国电信则探索“IPv6+量子通信”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为数据传输提供“双保险”。

  专家展望: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邬贺铨表示,我国IPv6发展已进入“第二阶段”,需重点突破三个方向:一是加快固定网络改造,推动家庭宽带、企业专线等场景的IPv6单栈试点;二是深化行业应用,在医疗、教育等领域打造100个以上标杆案例;三是参与全球规则制定,依托“东数西算”工程输出IPv6技术标准。

  据预测,到2026年底,我国IPv6活跃用户数有望突破9.5亿,网络流量占比将超过50%,真正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这场静默进行的网络协议革命,正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数字动能。

编辑网只对格式、排版等进行编辑,文章内容不代表编辑网观点。
转载注明来源:编辑网;作者:编辑网;链接: http://www.bianji.com/a/47146.html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淘宝店铺 | 编辑器下载 | 编辑发稿平台 | 媒体信息 | | 欢迎投稿
辽ICP备19018729号-3 Copyright © 2002-2024 bian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编辑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