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正文

新数据:上半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逆势上扬 智能手机产量达5.63亿台同比增长0.5%

2025-08-04 08:18:37 来源: 综合人民网
今年上半年,面对全球需求放缓与产业链重构压力,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1-6月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 1%,增速分别高于同期全国工业、高技术制造业4 7个和1 6个百分点,成为工业稳增长的核心引擎之一

  今年上半年,面对全球需求放缓与产业链重构压力,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1-6月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1%,增速分别高于同期全国工业、高技术制造业4.7个和1.6个百分点,成为工业稳增长的核心引擎之一。行业在产量、出口、效益等关键指标上全面飘红,智能手机、集成电路等重点产品产能持续释放,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


图片来源:编辑网图片分享系统

  生产端量质齐升:智能手机微增蓄势待发,集成电路突破2000亿块大关

  在终端产品领域,智能手机产量达5.63亿台,同比增长0.5%。尽管增速看似温和,但行业分析指出,这一数据背后是结构性调整的深化——头部厂商加速向高端化转型,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超120%,5G手机渗透率突破85%,带动单机价值量提升15%以上。与此同时,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达1.66亿台,同比增长5.6%,其中轻薄本、游戏本等细分品类增速超两位数,印证了“宅经济”向“品质经济”的升级趋势。

  上游核心部件的突破更令人瞩目。集成电路产量达2395亿块,同比增长8.7%,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3.2个百分点。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等企业12英寸晶圆厂产能利用率维持在95%以上,汽车芯片、AI算力芯片等高端产品出货量翻倍增长。“这标志着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正式迈入‘量增质优’的新阶段。”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立表示,随着28nm及以上成熟制程的自主可控,国产芯片在工业控制、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替代率已超30%。

  出口韧性凸显:交货值增速领跑制造业,新兴市场成增长极

  在全球电子消费疲软的背景下,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出口交货值仍实现3.6%的同比增长,增速高于制造业整体2.1个百分点。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集成电路、手机出口额分别增长8.3%、25.6%和4.1%,形成“三驾马车”拉动格局。

  值得关注的是,出口市场结构持续优化。对东盟、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出口增速分别达18.5%、12.3%和9.7%,显著高于对欧美传统市场的增速。比亚迪电子在越南建设的智能终端基地投产,宁德时代为宝马、奔驰配套的动力电池出口量增长300%,印证了“中国制造+本地化服务”模式的成功。商务部研究院副院长张威分析:“企业通过在‘一带一路’沿线布局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既规避了贸易壁垒,又贴近了本地需求,这是出口韧性的关键所在。”

  效益持续改善:营收利润双增长,研发投入强度创新高

  行业效益指标同样可圈可点。上半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04万亿元,同比增长9.4%;利润总额达3024亿元,同比增长3.5%,增速较一季度提高2.8个百分点。值得关注的是,行业研发投入强度达7.2%,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华为、中兴、京东方等企业研发投入占比均超15%,推动6G、量子计算、先进封装等前沿技术加速突破。

  “效益改善的背后是产业生态的优化。”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史惠康指出,一方面,龙头企业通过“链主”作用带动上下游协同创新,如小米智能工厂实现90%设备自主可控,带动国产机器人、传感器供应商营收增长超50%;另一方面,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聚焦细分领域,在功率半导体、MEMS传感器等赛道形成比较优势,目前已有1200余家电子信息类专精特新企业进入上市辅导阶段。

  展望下半年:政策加码与市场需求共振,行业有望延续高景气

  专家普遍认为,随着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电子信息制造业将迎来新一轮增长周期。国家层面,《数字经济促进法》即将出台,5G-A、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速,预计全年将带动电子信息制造业投资增长10%以上。企业端,苹果、华为等头部厂商下半年密集发布新品,AI手机、AI PC等创新产品有望引爆消费市场。

  “当前行业正处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跃升期。”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强调,既要巩固智能手机、计算机等优势产业,更要抢抓智能汽车、人形机器人等新赛道机遇,通过“链式创新”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电子市场规模达3200亿元,同比增长45%,成为行业增长新引擎。

  从“世界工厂”到“创新高地”,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正以高质量发展诠释“稳中求进”的深刻内涵。随着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这条贯穿天山南北、长江两岸的电子信息产业带,必将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注入更强劲的数字动能。

编辑网只对格式、排版等进行编辑,文章内容不代表编辑网观点。
转载注明来源:编辑网;作者:编辑网;链接: http://www.bianji.com/a/47144.html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淘宝店铺 | 编辑器下载 | 编辑发稿平台 | 媒体信息 | | 欢迎投稿
辽ICP备19018729号-3 Copyright © 2002-2024 bian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编辑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