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正文

AI赋能谋新篇 产业协作创未来 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广西)在南宁盛大启幕

2025-07-25 08:13:27 来源: 综合人民网
  2025年7月20日,以AI赋能谋新篇 产业协作创未来为主题的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广西)在南宁隆重举行。活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

  2025年7月20日,以“AI赋能谋新篇 产业协作创未来”为主题的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广西)在南宁隆重举行。活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吸引了来自全国的千余家企业、科研机构及行业协会代表齐聚邕城,共谋产业协作新机遇,共绘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蓝图。活动现场促成签约项目296个,签约金额达2173亿元,为广西承接产业转移、打造沿边临港产业高地注入强劲动能。


图片来源:编辑网图片分享系统

  区位优势叠加政策红利,广西成产业转移“热土”

  广西是我国唯一与东盟国家陆海相邻的省区,拥有“一湾相挽十一国”的独特区位优势。近年来,广西立足“三大定位”新使命,深入实施工业振兴行动,加快推进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建设,形成以北部湾经济区为龙头、沿边临港产业园区为支撑的开放发展格局。数据显示,2024年广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提升至25%,园区经济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70%,区域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

  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在致辞中指出,广西是我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窗口,也是国家产业转移战略的重要承载地。此次活动旨在通过搭建高能级对接平台,推动东部地区产业梯度转移与广西资源禀赋深度融合,助力构建跨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创新体系。

  签约金额超2000亿,AI与高端制造成“主角”

  本次活动紧扣“AI赋能”主线,聚焦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设置开幕式、专题对接、实地考察等环节。开幕式现场签约项目30个,签约金额495亿元;四个专题分会场签约项目44个,金额198亿元;此外,通过前期对接达成的意向项目累计222个,总投资额超1480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人工智能与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成为投资热点。例如,深圳某科技企业与南宁市签署协议,计划投资50亿元建设AI算力中心,为东盟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底层支撑;上海一家机器人公司与柳州市达成合作,共建智能装备研发生产基地,预计年产值超30亿元。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表示:“这些项目不仅契合广西产业升级方向,更将通过技术溢出效应带动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形成‘引进一个项目、培育一个集群、壮大一个产业’的良性循环。”

  深化东盟合作,构建跨境产业链新生态

  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广西持续深化与RCEP成员国的务实合作。活动期间,多家企业宣布将依托广西面向东盟的跨境通道优势,布局“国内制造+东盟组装”“中国研发+东盟生产”等跨境产业链模式。例如,一家广东新材料企业计划在钦州建设面向东盟的研发中心,利用当地资源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浙江某轻工企业则与越南园区达成合作,通过“南宁—河内”跨境铁路运输实现原材料与产成品的双向流通。

  此外,活动还发布《广西承接产业转移重点园区白皮书》,推出涵盖土地、税收、人才等20条专项政策,并设立50亿元规模的产业转移引导基金,为项目落地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

  专家建言:以“智”提质,打造开放合作新高地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在主旨演讲中提出,广西需以AI为引擎推动产业“数实融合”,建议重点布局面向东盟的跨境数字贸易平台、智慧物流枢纽及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节点,构建“数字丝路”关键节点。商务部研究院副院长张威则指出,广西应充分发挥“沿边临港+自贸试验区+东盟合作”三重政策叠加优势,探索“飞地经济”“反向飞地”等新模式,形成跨区域利益共享机制。

  据悉,本次活动是2025年全国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的首站。下一步,广西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推进签约项目落地见效,力争到2026年形成3—4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结语

  从“通道经济”迈向“产业经济”,从“开放前沿”升级为“创新高地”,广西正以AI为笔、以协作为墨,书写新时代产业转移的壮美篇章。此次盛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广西样本”,更为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贡献了重要力量。

编辑网只对格式、排版等进行编辑,文章内容不代表编辑网观点。
转载注明来源:编辑网;作者:编辑网;链接: http://www.bianji.com/a/47068.html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淘宝店铺 | 编辑器下载 | 编辑发稿平台 | 媒体信息 | | 欢迎投稿
辽ICP备19018729号-3 Copyright © 2002-2024 bian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编辑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