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控工厂内机械臂精准舞动完成复杂装配,AI问诊系统秒级解析医学影像辅助诊断,智慧农场中无人机群自主巡田实时反馈作物数据……7月19日,以“AI广西 AI中国 AI东盟”为主题的AI赋能千行百业超级联赛在广西南宁正式启动。这场贯穿7月至11月的科技盛会,通过17个重点领域赛道、全民挑战赛、产业命题赛等多元形式,全面展现人工智能技术在实体经济中的深度应用,并搭建起中国与东盟人工智能合作的桥梁。

“广深实”赛制设计:覆盖全场景,聚焦硬需求
本次联赛以“广度、深度、实用性”为核心特色,构建了多层次创新生态。在广度上,赛事设置汽车、农业农村、文旅、教育、医疗、金融、交通等17个行业赛道,并特别推出“AI大家创”全民挑战赛,面向社会各界开放AI创意征集,降低参与门槛,激发全民创新活力。从中小学生到科技爱好者,从初创企业到行业龙头,均可通过线上平台提交作品,形成“千行百业共探AI”的生动局面。
深度方面,“场景突围”应用创新赛成为亮点。赛事聚焦人工智能在细分场景中的技术突破,例如工业质检中的缺陷识别、农业种植中的病虫害预警、文旅场景中的智能导览等,要求参赛团队提供可快速落地且具备规模化复制潜力的解决方案。组委会透露,部分赛道已联合龙头企业开放真实业务场景作为“试验田”,让技术创新直接接受市场检验。
实用性则体现在“揭榜挂帅”产业命题赛中。赛事围绕广西及东盟产业发展的关键瓶颈定向发榜,涵盖智能制造、跨境金融、智慧物流等领域。例如,针对新能源汽车电池检测效率低的问题,某企业提出“AI视觉检测替代人工目检”的命题,吸引高校团队开发出精度达0.01毫米的算法模型,检测速度提升5倍。这种“企业出题、团队答题”的模式,有效推动了技术供给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
开放融合:构建中国-东盟AI创新生态
作为面向东盟的开放平台,本次联赛秉持“零门槛、强协作”理念,向国内及东盟各界科研机构、企业、学生、开发者全面开放。赛事特别设立“中国-东盟联合赛道”,鼓励跨国团队围绕区域共性需求联合攻关。例如,在智慧医疗赛道中,中国团队与新加坡、泰国医疗机构合作,开发出支持中英泰三语的AI辅助诊断系统,可快速识别东南亚地区高发的登革热、疟疾等疾病。
“东盟市场既是技术应用的新场景,也是创新合作的新蓝海。”赛事组委会负责人表示,广西作为中国面向东盟的门户,正通过赛事搭建“技术-场景-市场”闭环:国内团队提供算法与硬件支持,东盟团队贡献本地化数据与场景需求,共同开发适配区域市场的产品。目前,已有超过20家东盟企业提交技术合作需求,涉及跨境支付、语言翻译、智慧城市等领域。
场景化展示:让AI“看得见、摸得着”
启动仪式现场,AI技术的沉浸式体验成为焦点。在跨境电商展区,AI主播用中英越三语实时直播带货,智能推荐系统根据观众偏好动态调整商品排序,单场销售额突破百万元;工业机器人展台上,机械臂与人类工人协同完成汽车零部件装配,误差控制在0.02毫米以内;医疗体验区里,AI眼底筛查设备30秒内生成诊断报告,准确率媲美资深医师。
“这些场景不是概念演示,而是已在广西落地的真实案例。”广西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广西通过建设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中心、面向东盟的科技市场等举措,推动AI技术在糖业、林业、海洋等特色产业中的应用。例如,在甘蔗种植领域,AI巡田系统结合卫星遥感与无人机数据,可精准预测产量并优化收割计划,帮助农户增收15%以上。
从南宁出发:打造AI赋能区域发展新范式
根据规划,本次联赛将于11月举办总决赛暨成果对接会,优秀项目将获得资金支持、政策扶持及东盟市场推广机会。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表示,将以赛事为契机,发布《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行动计划》,未来三年重点建设10个AI产业园区,培育50家“专精特新”企业,并设立东盟人工智能数据标注基地,为区域合作提供基础设施支撑。
从智控工厂到智慧农场,从全民创新到跨国协作,这场AI超级联赛不仅是一场技术竞技,更是中国与东盟共享数字红利、构建创新共同体的生动实践。正如启动仪式上发布的宣言所言:“让AI成为连接中国与东盟的数字纽带,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