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航空 > 正文

国产C909客机首航乌兰巴托:五星红旗翱翔国际航线,开启“一带一路”新篇章

2025-07-02 08:03:55 来源: 综合人民网
2025年7月1日上午8时07分,一架机身印有五星红旗的国产C909客机(航班号CA757)从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腾空而起,经过2小时28分钟的平稳飞行,于北京时间10时35分顺利降落在蒙古国乌兰巴托国际机场

  2025年7月1日上午8时07分,一架机身印有五星红旗的国产C909客机(航班号CA757)从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腾空而起,经过2小时28分钟的平稳飞行,于北京时间10时35分顺利降落在蒙古国乌兰巴托国际机场。这一历史性时刻标志着国产飞机首次以“载旗航空”身份执飞国际商业航班,不仅彰显了中国大飞机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更成为地企合作深化“一带一路”倡议、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生动实践。

  最高礼遇迎接:水门仪式致敬中国制造

  当C909客机缓缓滑入乌兰巴托机场停机坪,两道银色水柱喷射而出,形成壮观的“水门”拱廊——这是民航界对首航航班的最高礼遇。蒙古国礼仪人员身着传统民族服饰,向旅客和机组人员献上洁白的哈达与香甜的奶干,现场洋溢着热烈而友好的氛围。

  “能乘坐印着五星红旗的国产飞机出国,心里特别踏实!”搭乘首航航班的旅客王女士激动地说。此次执飞的C909客机为国航涂装,机身前部醒目的五星红旗与“中国国际航空”标识交相辉映,彰显其作为国家载旗飞机的特殊身份。

  机长心声:见证国产飞机从“飞起来”到“飞出去”

  “五年前,我作为机组成员接回国航首架C909;今天,我驾驶它首次身披国旗飞出国门。”执飞本次航班的机长、国航飞行总队第十一飞行大队大队长刘永光难掩自豪。他表示,从国产民机的“试飞员”到“开拓者”,自己亲身经历了C909从技术验证到规模化运营的全过程,“今天的首航,是中国制造从‘跟跑’到‘并跑’的缩影,更是中国航空人向世界递出的‘名片’。”

  五年耕耘:35架C909织密国内国际航线网

  作为C909全球最大启动用户,国航自2020年引进首架飞机以来,持续推进国产民机的规模化运营。截至目前,国航C909机队规模已达35架,累计安全飞行超11万小时,运送旅客突破413万人次。依托北京、成都、呼和浩特三大运行基地,C909机队深度融入“干支通、全网联”航空运输体系,执飞航线逾30条,每日计划航班量超100班,覆盖华北、西南、西北等地区,并逐步向国际市场延伸。

  “C909的优异性能和稳定性,让我们对拓展国际市场充满信心。”国航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机型采用先进的气动设计和复合材料,在高原、高温等复杂环境下表现卓越,特别适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航线运营需求。

  空中丝路:68条航线连接29国,续写新时代合作篇章

  此次C909首航乌兰巴托,是国航深化“一带一路”空中互联互通的又一里程碑。近年来,国航已开通共建国家航线68条,覆盖29个“一带一路”国家,形成以北京为核心枢纽、辐射中亚、东南亚、中东欧的立体化网络。2025年夏秋航季,国航还将新开北京-开罗、北京-塔什干、乌鲁木齐-塔什干、北京-阿拉木图等航线,进一步打通亚欧大陆的“空中动脉”。

  “航空运输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先行领域,也是人员往来、贸易畅通的重要支撑。”民航业内专家表示,国产飞机执飞国际航线,不仅降低了运营成本,更通过“中国制造+中国服务”的组合模式,为共建国家提供更高效、更经济的航空解决方案。

  展望未来:国产民机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C909的国际化征程恰是中国高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缩影。随着国产民机产业链、供应链的持续完善,中国航空业正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迈进。此次首航成功后,国航计划逐步扩大C909在周边国家的航线覆盖,并探索与“一带一路”国家开展航材维修、机组培训等多元化合作,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注入新动能。

  结语:当五星红旗在万米高空飘扬,C909客机正以稳健的姿态飞向更广阔的天地。这条连接中蒙两国的空中新通道,不仅承载着旅客的出行需求,更肩负着推动区域合作、促进民心相通的时代使命。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中国航空业正以开放之姿,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共绘合作蓝图。

编辑网只对格式、排版等进行编辑,文章内容不代表编辑网观点。
转载注明来源:编辑网;作者:编辑网;链接: http://www.bianji.com/a/46880.html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淘宝店铺 | 编辑器下载 | 编辑发稿平台 | 媒体信息 | | 欢迎投稿
辽ICP备19018729号-3 Copyright © 2002-2024 bian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编辑网 版权所有